2)第一百零一章 放人_抗日之战神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他想给,身为卫戍总司令的唐孟潇也不会同意。

  所以,张德胜能仰仗的,也只有他手底下的这一百二十个人。

  能够多劝走一个人,死在日本人刀下无辜的冤魂,也就少一个……

  徐成他们默默的看完手上的文件,这两个月的识字学习,让那些大老粗们,也能够看懂这些文件的内容。

  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他们没觉得自己作为军人,做这种事有什么不妥,或者说大材小用的。

  从这些天的基础教育里,他们心里都刻着一句话,所谓的当兵,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安稳日子……

  张德胜看着他们,摆了摆手:“现在去做准备吧,要记住,你们只有十五天的时间……”

  随着张德胜的命令,这些人就立刻转身回去准备。

  继而奔出营区,向着南京城内出发而去。

  时间迫在眉急,每一刻都需要珍惜。

  虽然张德胜他们很努力了,但是劝人离开自己居住了数十年的家乡,显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虽然日本人,已经分成三路全面向南京城逼近,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对于战争并不敏感,他们没有非常急切的撤离的欲望。

  直到二十号这天,他们也才不过劝动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人和南京城三十万人相比,实在太过渺小。

  国民政府这边的撤离,倒是快速的很。

  十一月十六日起,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除了最高长官留在南京主持剩余的工作之外,其他人均是从南京赶赴重庆。

  十七日,国民政府主席,这个明面上的国军领导人林森,便是率领国民政府直隶文官、主计、参军三处的部分人员,同样是赶赴重庆。

  二十日,也就是今天。

  常凯申看着自己手里,从重庆发来的情报,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张德胜:“你确定要留在南京了?”

  张德胜毅然决然:“现在南京需要我们。”

  常凯申叹了口气:“你们是全军全力培养出来的精锐,不应该……”

  张德胜摇摇头:“委员长,您是清楚我的,南京一战必定失利,我还是那个说法,唐孟潇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把他留下来,只会有更大的弊端。”

  “正是因为,我才要留下来,尽我所能,替他娘的那个废物擦屁股。”

  常凯申又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劝不动张德胜:“德胜,如果你想留下来的话,一定要尽可能的保留你这只部队的有生力量,不要抱着和日本人玉石俱焚的想法,明白吗?”

  张德胜沉默一小会,然后点点头:“明白。”

  常凯申把手中的文件,递交给张德胜,轻声说道:“你把这个给传出去,给全城的百姓吧。”

  这是《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上面寥寥几行文字,每个字都显得异常冰冷无情。

  “自芦沟桥事变发生以来,平津沦陷,战事蔓延,国民政府鉴于暴日无止境之侵略,爰决定抗战自卫,全国民众同仇敌忾,全体将士忠勇奋发;被侵各省,均有极急剧之奋斗,极壮烈之牺牲。而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暴日倾其海陆空军之力,连环攻击,阵地虽化煨烬,军心仍如金石。临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而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迩者暴日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

  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喜欢抗日之战神无敌请大家收藏:抗日之战神无敌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