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3章 网开一面_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环线道路改造工程按期完工,楚天舒终于卸下了这副担子,重新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土地出让新政的制订和实施上。

  当时叶庆平与郎茂才、简若明等人商定让楚天舒牵头先行先试。

  楚天舒把鳌头湾土地的事忙完,正准备启动此事,却又被郎茂才抓了差,全力以赴去抓外环线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就搁置了下来。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是定下来要先行先试的改革,为什么楚天舒不亲自抓,就毫无进展了呢?

  很简单,皇帝急,太监们不急。

  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权力和利益。

  实施土地新政之后,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以前盛行的相关单位内部组成一个评审委员会,采取综合评审的方式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按照王少磊的说话,这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卖”地,而是“批”地!

  既然是“批”,那就必然和权力挂钩,谁的权力大,谁就能决定把地批给谁,因此,全国各地的国土资源部门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近年来,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实施新政之后,青原市国土资源局拍板批地的权力小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没了,相关的利益也随之消失,你说,这样的改革措施,国土资源局的现管们怎么会有积极性?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杜凭风私底下跟亲信们说,实行土地招拍挂好哇,不管什么地,都拿到招标会上公开交易,我们身上的担子就轻多了,不用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地操心,末了还要担上骂名。反正我过几年就退休了,保住晚节最重要。

  杜凭风话说得虽然漂亮,心里却未必舒坦。

  所以,楚天舒要先行先试的计划,首先在国土资源局就遇到了重重阻力,至少杜凭风是阳奉阴违,明面上是积极配合,暗地里却是能拖一天算一天,甚至在此期间,还在加快协议出让土地的步伐。

  按照楚天舒最初的想法,是打算先行叫停青原市所有现有土地的协议出让,待新政出台之后再实行公开竞价招标,最后由价高者得。

  但是,叶庆平和郎茂才都不同意。

  叶庆平考虑的是改革不能步伐过大,应该留几个月作为缓冲期,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郎茂才更直接,他说,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出让金,叫停了土地出让,政府的正常运转就存在不小的困难,别的不说,外环线改造工程的工程款就不能按时拨付。

  简若明也劝楚天舒不要操之过急,世纪阳光刚拿到了鳌头湾这块地,你就叫停全市的土地出让,这肯定会引起外界的非议。

  官场上,向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两位主要领导发话了,楚天舒也无计可施,只能一边组织人员制定政策,一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