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水神转世_帝策挽桃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驷国战俘被遣送回国,熙国满朝文武过了一个还算富足的年。

  同年,春耕前后,熙国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雨,田野重新焕发出生机。主抓军务的张毅让将士们暂时解甲归了田,给春耕的士兵放了个短假,田野不再荒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实在是个不错的方法。

  百姓富足了,国库也就充裕了,沉甸甸的刀币到手,白花花的稻米入库,内史大人激动地带着酒肉去感谢张将军,连国相徐修都打趣张毅“练兵务农赚面子,三不耽误”。

  打趣别人的徐国相自己也没闲着,如今熙国国库逐渐充裕,边境稳定,徐修却上奏了一道惊动朝野的折子——他要推行新政。

  自古推行新政就会损害旧贵族的利益,徐修同样遭到朝中旧贵的强烈反对。贸然推行新政,极有可能造成朝野动荡,更有甚者,会逼得贵族造反,人亡政息,国家易主。

  徐奕曾说过李储不是杀伐果决之人,但在推行新政这件事上,他却全力支持徐修,毕竟多少因为政令腐/败而消亡的国家,还血淋淋地摆在历史的轴线上。

  反倒是徐修并没有太过强硬,十分温和地给与旧贵其他封赏,取代了对土地的世袭。新政倒也磕磕绊绊地推行了下去。

  十年间,熙国内修法度,外扫东胡,在张毅将军的带领下,从东胡人手中夺取不少疆土。熙王已经是五国,甚至历代君王中,军政权利最集中的君王,熙国在君臣的默契配合下,一跃有了与其他四国抗衡的能力,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敢不承认熙国君主的地位。

  这十年中,倒也相安太平,除了飞速恢复国力的驷国借道歆国,与东边的梵国有一场大战外,其他国家都在埋头发展。要说驷国国力恢复的也是快得很,游牧民族在风调雨顺时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

  那一战,梵国出乎意料的败了,梵国国君迫不得已,把公子瑜送去驷国为质。

  若说这些年间熙国的大事,除了推行新政和扩张疆土,就要数熙宫中的一件事了:水神转世。

  三皇子李泓出生时,天降一场甘露,解了熙国三年大旱;出生后,熙国竟然一直风调雨顺,要雨来雨,宫中逐渐有传闻,说公子泓熙国的神明——共工转世。

  这些传闻原本还是在内侍女婢之间暗戳戳地传,渐渐地,传得越来越生动,范围越来越大,竟然传到了李储耳朵里。

  李储闻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一笑,说:“泓儿若真是水神转世,必定能带我大熙踏平列国!”

  此言一出,阖宫都震惊了,这是有意于李泓储位的兆头——最不安的就是王后了。

  李泓他爹兴冲冲地一句话,非但没有给儿子带来任何祥瑞,反倒得罪了不少人,遭来不少灾祸。

  小公子李泓的灾祸,徐奕深有体会——不知道是不是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