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皇帝的心情_田间小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皇帝听了,哈哈一笑。

  是的,姜瑜儿确实是大月之福。她不仅能给大月国带来粮食,还给皇帝献了不少计谋。他回到皇帝想了想后,觉得甚是可行。

  如果真的能像姜瑜儿说的那样执行下去,那欺下瞒上的风行就不会那么多。文官分为两派,一派亲信派,私下查出贪官污吏。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献计箱,让士兵常年把守。每个月收集一次,听取老百姓们的心声,更方便皇帝知道全国人民的生活状况。

  减免赋税,鼓励各小农小户发展商业。以此来增加国民收入,充盈国库。

  百姓日子过起来了,管理起来,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而且。如果真如姜瑜儿所说,到时候农业全面开展起来,那大月还会缺粮吗?

  用姜瑜儿的话来说,房子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皇帝不知道面包是什么,但后来听了姜瑜儿的话,也知道这面包也就是一种充饥的食物。它也就代表着粮食。

  百姓衣食住行解决好了,还怕军队发展不起来。姜瑜儿还跟皇帝写了一首歌,让皇帝找人四下传播出去,让百姓们都会了这首歌,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时间长了,口口相传,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心得说了出来,还怕会没人体会到其中的道理。

  等百姓有了集体荣誉感,哪里害怕有外敌入侵?

  姜瑜儿跟他说了,攘外必先安内。解决了内部矛盾,团结一致对外,还怕你外地千军万马不成?

  皇帝这次微服私访回来后,心情就一直处于云端位置。他是国家的决策人,有了好意见,只需要把事情安排下去,他给个时间,到时候验收成果就好。

  至于其中的过程,国家养的这么多大臣文官们,也是时候用到他们的时候了。

  皇帝从回来后,把几个儿子叫进了宫里,一番商谈后,也安排了事情下去各自去做。虽然几人都在,但皇帝安排的事情却都是用香囊的形式给递出去的。所以几个儿子除了知道自己手中的任务,其他几人的都一概不知。

  这个香囊计,其实也是姜瑜儿献给皇帝的。皇帝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可行。但后来等要叫几个皇子进宫时一想,也就用了姜瑜儿这个香囊计。

  等几个皇子走后,皇帝不由心生感叹,这姜瑜儿就是料事如神,这事情这么一来,让几个皇子在不知道对方行动的情况下,都会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

  这也是为何皇帝看到了影卫的来信却一点都不担心姜瑜儿隐藏了势力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她不会做对不起国家的事,也不会做对不起皇家的事情。

  就拿余建县那些处处可见的安置房来说,还有每年几万斤大米捐出来施粥的大米,都是打着朝廷的旗号,自己也就是沾了一点点光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