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四章 解禁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拿演员不当人的,基本上就是我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你要演出来演到我觉得满意为止。

  还没有多少钱,就是画大饼。

  甚至不止拿演员不当人,贾章柯连投资方都不当人,自己也不当人。疯狂花钱堆砌自己的世界,又疯狂折腾自己写剧本。

  但还好态度是认真地。

  这些第六代啊...

  你说他们推动了一些什么,我想之前也说得很清楚了。但这些自我和边缘的认识,一直在总局的接受范围之外,直到最近娄烨说的风声:上头要找他们,开一场座谈会。

  娄烨来的电话,说的也不算很清楚,林浩拍完戏又打回去。这次说了,是要开个会,探讨一下电影立项和审查制度的改革。

  找了好些人。

  都有谁呢?

  贾章柯、王小帅、娄烨、何建军、章明、王超、崔子恩等等,基本上都是以第六代为主,这一批反正领头三个都在了。

  第六代青年导演,长年出于“违规参赛然后被总局处罚”的怪圈中循环,电影局和青年导演的互相之间的成见颇深。

  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片每年10部的限额也被打破,带来的冲击很大。不止是张一谋这样的《英雄》要抗击,上层的电影人士更是目光长远,感受到后续青年力量必须接棒的强烈危机。

  所以,必须有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

  “我也不会真的傻到以为他们是真的来听我们多少意见的,肯定是主体已经做好了,找我们修改一下细枝末节。”娄烨在那边听不出语调。

  “起码有一个开头还是好的。”

  林浩安慰道。

  不同于贾章柯之前溜边似的招安,这一次,其实是第六代独立影人与电影权力机关两个群体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流。

  不怕有矛盾,就怕不沟通。

  这基本上就是第六代解禁的信号了,事实上,第六代的很多影片被禁是因为历史题材,而现在上头对这些的认知有了一些改变。

  就是你知道的,当年我国很在意国际形象,而第六代拍出的很多那个年代的故事,不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最后还私自拿出去参赛,这让那帮老头大为光火。

  然后就出台政策:

  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与某些导演合作拍片。

  基本上就算是被禁了,类似于:

  不建议和劣迹艺人合作。

  可总有头铁的,有些导演甚至不标注中国,就拿出去参赛,但国外一看:中文?China!所以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双反积怨已久,成见颇深,直到96年的《电影管理条例》甚至明确规定出国参加电影节,需要审批。

  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地下电影。

  但那是之前,每年十部名额的时候大家高枕无忧,直到入世以来,有关部门才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危机。危机之下,必有转变,这一次林浩其实知道,第六代解禁对中国电影,都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也是,你的意思是我还是去?”

  颠簸的泥土路上,林浩优哉游哉地吃了一口香蕉,然后认认真真道:“当然,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主动示好,相互之间给给面子吧。”

  “嗯...好吧。”

  娄烨抽着烟看着眼前青灰色的河水,也许那条美人鱼,终于能游出河外,看向不一样的天空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