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7章 定局_我娘子天下第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再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晔回过神来,望着柳明志的眼眸有些怔然,初次登基尚未处理过朝政的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场面。

  不过李晔好在久在李白羽身边待着,倒也不至于完全没了心神。

  脑海中想起昨夜母妃的教诲,再回想起回京路上,柳大少对自己的悉心传授,深吸了几口气将手中的圣旨放在了龙案之上,缓缓地坐到了龙椅之上。

  “诸位爱卿,尔等意下如何?朕该不该代替先帝收回成命?”

  不少官员听到李晔略显稚嫩的声音,逐渐的收回了窃窃私语的声音,将目光再次望向了李晔。

  兵部尚书宋煜的眼眸中有些挣扎之意,目光不时地在柳大少与李晔身上徘徊。

  于私而言,自己与老二柳之安的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近,柳明志完全可以说是自己的半个儿子。

  自己的孩子位极人臣,裂土封王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以自己亲生儿子宋清跟柳明志的兄弟情义,柳明志位极人臣,自己的儿子也跟着水涨船高,将来必定风光无限。

  然而于公来说,大龙的小半壁江山封赏到一个异姓王爷的手里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对朝廷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总揽一切军政要务,万一柳明志有点什么心思,朝廷必定危机重重。

  宋煜为官多年,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爱国,这些年来的种种过往证明,宋煜对朝廷的忠心完全不需要怀疑。

  可是私下,宋煜柳大少二人的父子之情又深厚无比。

  宋煜从来都以为自己是公私分明的一个人。

  然而到了这种局势,宋煜忽然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公私分明,反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下面的官员用眼神默默的交流着,李政钦定的几位辅政大臣何尝不在默默的思量着。

  右相童三思望着柳大少望着李晔的诚挚神色,苍老明瑞的眼眸之中带着淡淡的忌惮之意,柳明志这位同出一书院的师弟在童三思的眼里已经不是青年才俊这么简单了。

  如今的柳明志在朝堂之上短短十年已经成长了一个庞然大物。

  一个谁也不敢轻易撼动的庞然大物。

  魏永的反应相比童三思就平淡了许多,不过观其深邃的眼眸就能看出来,其实魏永现在的心情未必比童三思强上多少。

  夏公明苍老的手指轻轻地扣弄着手中的朝笏,藏着精光的老眼不时地转动着,显然也在思索着什么。

  李晔望着龙台下的情况,脸上的神色也逐渐的平淡了下来。

  经过短暂的恢复,李晔已经逐渐的掌控了一些为君之道。

  君可以不圣,但是一定要懂得用人之道。

  柳明志见到李晔的神色,额头不由的冒出一丝细汗,眼神纠结的不时瞥上一眼周围官员心中满是无奈。

  你们平时不时巴不得本少爷不好吗?为何还不劝谏?

  眼眸微转的夏公明似乎想到了什么,下意识的瞥了一眼龙案之上的传国玉玺,嘴角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意。

  “启禀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李晔眼前一亮望向了夏公明。

  “老爱卿,朕准奏,有话速速说来。”

  夏公明望了一眼柳大少持着朝笏站了出来:“回禀陛下,我大龙自立国以来便以忠孝治国。”

  “先帝死者为大,陛下若是替先帝收回成命便是忤逆不孝。”

  “老臣谏言,陛下不可收回成命,凉王所得封赏乃是理所应当。”

  “睿宗,武宗皆言,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凉王功勋卓著,若不封赏,如何服众,如何教化万民。”

  魏永,童三思愣愣的望着夏公明,不知道夏公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然而顺着夏公明的目光望去,魏永两人似乎也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思的嘀咕了片刻。

  “启禀陛下,老臣魏永附议。”

  “老臣童三思附议。”

  三位辅政大臣都同意了,文武百官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纷纷举着朝笏附议了起来。

  短短半柱香功夫,柳大少封赏之事成了定局。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