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大运河内陆水运之风光_我妻薄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日北上,肯定需御寒衣物。

  林夫人送来的衣料,正好赶做几件秋衣。

  林家做事周全,见程丹若身边不过一个丫,又派了两个丫鬟来支应。紫苏带着她,抓紧时间裁衣做鞋,忙道晕眼花。

  而程丹若既然下定决心,靠医术吃饭,暂时顾不得吃穿,请张妈妈跑腿,买来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预备制作“痛风定”。

  土茯苓研磨粉末,其余的『药』材加水浸泡6个时辰,煎煮过滤,与土茯苓和少许淀粉混合,小心烘干,再研磨粉末,过筛。

  原本痛风定是胶囊装,现没有,程丹若想了个法子,用米纸代替。

  把裹糖糕的米纸裁剪小尺寸,用勺子尽量分均匀,概04克左右,包裹合适的小,装入『药』瓶密封。

  “若犯病,一次4粒,一日3次,不可与茶同饮。”程丹若交给墨点,他小心保存,“今后,父能不饮酒,绝不能饮酒,胡椒、花椒、生姜,尽量少用,不可食肉汤。海鲜、牛羊肉亦少用些,吃蔬果。”

  晏鸿之长吁短叹,欲言又止。

  然而,谢玄英是个孝顺学生,林也是好弟子。

  他听闻忌口,立即交代夫人单独为老师做菜。

  程丹若当孝女已有经验,见晏鸿之食难下咽,主动道:“每顿饭食,我都会与父同用。”

  她陪陈老太太吃了几年的烂炖菜,现只是清淡饮食,全然无惧。

  调养小半月,晏鸿之的气『色』果然转好。

  与此同时,谢玄英随林上门,拜访徐将,登门致歉。

  徐将本来还拿捏,照面一炷香不到,就改态度,殷勤留饭,只恨前的女儿已经结婚,剩下的还襁褓。

  办完这事,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谢玄英开始忙别的,重金陵置办土仪,补全损失的衣物器具,又设法找来一艘上京的船。

  林有意留老师和师弟住几日,过中秋再走。只是如今已经是七月下旬,倘若过了月十五再启程,碰见河流霜冻,难免麻烦。

  因此商定,七月二十就走。

  程丹若一次门也没出,来不及欣赏金陵的繁华锦绣,便不得不再次上船,离开了千年古都。——

  “长江、河,一气流通。漕舟南来,远自岭北,辐辏于都下。君子占人国家之盛,于此可见其者。”

  纵然不同时空,《漕船志》的这句话,依然道尽京杭运河的风光。

  此次,晏鸿之一行人改坐官船,比之前的海船略小,却布置得更精致。

  程丹若住的舱房分为内外两间,内间置有马桶和浴桶,只温度允许,随时可以上岸买水沐浴——河水是不能喝也不能用的,船来船往,不知少船工就船尾甲板上解决生问题。

  用水全是岸上买来的井水,甘甜可口。

  楼船的平台处,设有一间南北通透的厅堂,两面的窗户打开,微风徐徐,见岸上人来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