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1章 全面铺开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就是个打工妹而已。

  数学大一统,这是全人类的项目。

  沈奇不介意这个项目由一个部门还是一所高校来完成,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其他人,谁促进了数学史上的伟大进程,其成果都将共享给全人类,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最先在公开场合发表数学大一统设想的人是沈奇,他的设想基于希尔伯特纲领、朗兰兹纲领,却又高于数学史上的经典纲领。

  把陶哲轩、吴宝珠拉进队伍,是沈奇的一个构想,如果这两位菲奖得主能成为沈奇的助手,无疑将加快数学大一统的进程。

  沈奇出自燕大体系,他的学术思想成形期在普林斯顿度过,普林斯顿学术体系对沈奇的影响很大。

  回国之后,沈奇整合了燕大体系和普林斯顿体系的优缺点,建立了他自己的学术风格和流派,称为“新燕大体系”。

  陶哲轩也出自普林斯顿的培养体系,他目前在斯坦福工作,农场(斯坦福的昵称)体系结合了普林斯顿体系的特征,又有一些独特的创新。

  吴宝珠成名于法国,他是巴黎体系的忠实支持者,目前就职于芝加哥大学。

  燕大体系,普林斯顿体系,巴黎体系,以及新崛起的农场体系,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各个学术流派各自为战,效率很低嘛,不利于和平统一。

  只不过人家哲轩、宝珠是否愿意成为沈奇的助手或者学术合作伙伴,还是个未知数。沈奇并未通过正式渠道和哲轩、宝珠建立联系。

  “不管哲轩、宝珠是什么样的态度,愿不愿意跟咱们合作,咱们的项目都可以先开展起来。”沈奇秘授欧叶几招独家绝技,欧叶学会之后立即开始攻克数论版块的难题。

  沈奇、欧叶、徐洋组成的前期阵容已经开始运作,徐洋自己带了一个团队,有八个人,全是数院的精英。

  算上学生李真强,徐洋的代数几何团队有九人,徐教授的学术水平是很强的,他跟细分专业上的同行吴宝珠的差距,或许只是15分钟的世界数学家大会报告时间,以及一枚菲尔兹奖章。

  数学战线上的排兵布阵暂且如此,沈奇紧接着对物理战线进行补充强化。

  物理战线分为两块,理论和应用。

  应用领域,凝聚态物理FASTER项目组运营了这么多年,已经非常成熟。需要强化的是理论物理方面的实力。

  中心的理论物理技术顾问爱德华-威腾的个人实力当然超强,而具体干活的只有两人,沙东东和屈博士。

  理论物理战线具体的科研项目是M理论的完善,威腾已经参与进来了。

  所以这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就是增加人手,招揽一批年轻力壮、吃苦耐劳的理论物理研究者。

  “我需要人才,理论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沈奇直接联系部委领导。

  “沈教授你开个条件,我们去帮你要人。”部委没啥好说的,沈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四十岁以下,物理学博士或即将毕业的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上发表过至少一篇文章。人品好,政治合格,思想态度端正。就这些,没了。”沈奇说出了他的要求。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