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头皮的甘奇,要干了!_大宋猛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盛世,两年之后,会考再起。

  全国各地而来的考生,数不胜数。

  这是一个蓝衣飘飘的年代,儒衫大多是素色,蓝白青,以蓝居多,但也不是真正的蓝色,有蓝白,也有偏青。

  或是发髻,或是幞头,一时间整个汴梁城,皆是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氛围。

  汴梁士子作为主场,更是其中佼佼者,隐隐也有地域之分,倒是没有到地域歧视的地步,但是也分成团团伙伙,暗中较劲。

  西京洛阳派,以二程之一的程颐为首,上一次二程进考,哥哥程颢高中,已经去了外地当官,程颐却落地了,今年又考。西京洛阳,一直是宋朝儒家保守学派的大本营,在治学之上,丝毫不差东京汴梁。

  所以汴梁本土士子之外,便是西京洛阳派的士子势力最大,其次便是江南士子,江南士子带着一种婉约之风,意思就是江南人在这种争夺上并不十分热衷,因为江南离汴梁太远,而洛阳却很近。

  所以江南士子大多并不认识几个汴梁士子,除非是甘奇这般名头甚大之人。而洛阳士子与汴梁士子,两个圈子是极为相熟的,河南也就这么大,开封与洛阳中间的路又好走,游学来去,交流甚多。

  所有开封与洛阳两地的士子,互相较劲也是传统,这也是年轻人的热血青春。程朱理学之二程就是洛阳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虽然不是洛阳人,但司马光也是洛阳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司马光在洛阳潜心写出来的。待得司马光开始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司马光已经就成了洛阳派、乃至整个保守派的领头人。

  程家兄弟在当代,其实也有些生不逢时,上一次科举,二程的风头,被苏家兄弟掩盖了去,也被曾巩四兄弟抢去了。程家兄弟压根就没有来得及出大名。

  今年的程颐,看遍汴梁城,数来数去,江南之人他也不太熟,蜀地更不谈,整个汴梁城,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甘奇了。

  程颐已经与甘奇有过一些争夺之事,不在什么仇怨,就是年轻人的意气之争。

  如今再要进考,程颐的目标自然又到了甘奇身上。保守派有保守派的优点,那就是基础底子深厚,对于圣人有很深的了解与见解。

  保守派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讲礼节。

  程颐要带着洛阳士子来拜会甘奇,那礼节是极为周到的,送上门来的帖子都花费了无数心思,字迹工整,文采飞扬,有礼有节的话语中,藏着一点点要与甘奇切磋一二的意思。

  送帖子的人,甚至还带着礼物上门拜见,作揖不断。

  扬名这种事情,在年轻文人圈子中,是最重要的追求。甘奇如此,程颐其实也是如此。

  李定与蔡确对这件事情极郑重,两人不断翻看着帖子,看清楚每一个字,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