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2章 明见暗见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季节关外的风越来越大了,风中不但带着大量的尘沙,而且十分寒冷,今天天气阴冷冷的,空气有些湿润,看这样子,今冬的第一场雪,马上就要下了。

  夏浔骑在马上,将蒙面的毛巾又紧了紧,说道:““自然不止!张玉将军率兵殿后呢,朵颜三卫的援兵也很快赶到,如果文的不行,那时就要动武了。陈亨曾多次随燕王殿下出塞做战,燕王对他很熟悉,宁王或许不放在陈亨眼里,不过对燕王,他还是颇为敬畏的,如果被他知道燕王殿下已经出关,并且占据了大宁,他未必就敢侵犯……”

  刚说到这儿,策马行在前边一里多地开外的徐姜已兜马急急赶了回来,声音微微带些紧张地道:“大人,松亭关的先锋人马,已经到了!”

  陈亨和刘真把沿边各关隘安排妥当后,又从各处6续抽调兵马,直到今天才准备停当,开始向大宁增兵。由于燕王从刘家口秘密过关,沿边关隘没有出烽火讯号,陈亨还不知道大宁城已经落入燕王手中。

  这支先头部队是陈亨亲自率领的,陈亨所率将领中有三员大将,分别是卫指挥徐理、陈文、卜万,这三个人就是宁王三护卫的将领。陈亨把他们带在身边,自有他的考虑,他认为燕王还在关内,最大的威胁仍在关内,所以松亭关不能失守,守关的兵马必须是绝对可靠的。

  宁王三护卫,加起来一共只有九千人,在他所领的三万大军中只占少数,而且大宁城中现在还有朱鉴的一万兵马,到时候凭三护卫这些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而且朱鉴给他的信中说,宁王欲结泰宁、福余、朵颜三卫谋夺大宁城,陈亨知道那些部落勇士不擅攻城,军纪也差,宁王三护卫家眷大多在大宁城中,如果真让朵颜三卫进了城,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家人就不受伤害,他们守卫自己的家园,还能不卖力气?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陈亨对自己颇为自信,他自信能驾御这几员将领。他是一员老将,元末时就承袭父职,在元兵中担任将领了,那时他是扬州万户。元朝的上万户府统兵七千人,中万户府统兵五千人,下万户府统兵三千人,万户府中设达鲁花赤一名、万户一名、副万户一名。扬州万户府是中万户府,他当时就在扬州万户府任万户官。

  到后来,朱元璋在濠州起兵,陈亨弃元归朱,先是担任朱元璋的铁甲长、后又擢升千户,再后来随蓝玉大将军北征,受命守东昌,蒙元铁骑数万兵马来袭,陈亨不但牢牢地守住了永昌,而且还反守为攻,出奇兵大败敌军。以后又数次随燕王出塞,屡建功勋,积功升为都督佥事。

  这位老将军打了一辈子仗,带了一辈子兵,宁王这个毛头小子以及他手下的三个甚么卫指挥,怎么可能放在他的眼里?

  眼看天色将晚,陈亨勒住坐骑,颁下号令:“天色将晚,传令下去,就地安营,埋锅造饭。明曰一早,卯时二刻点兵艹练,辰时三刻用饭,巳时出,继续赶路。”

  军令一下,三军立即就地扎营,布置营垒、警哨,营中处处开始飘起炊烟。

  徐姜和夏浔、塞哈智将马匹藏在远处林中,伏在一处草坡上悄悄地观察着营中动静,每座营中,都竖着主帅的大旗,如果是外人,未必就能依据旗帜确认每一处营帐中的主将,因为有些姓氏是大姓,同一军中两员大将同姓是很正常的,比如王刘李赵一类,不过姓卜的比较少,大宁都司二十余卫将领,姓卜的指挥只有一个。

  所以徐姜一处处指点着向夏浔介绍,当他指到一处扬着“卜”字大旗的营垒时,突然兴奋地道:“大人请看,那座营垒,必是宁王三护卫中卜万卜指挥的所在了。”

  “宁王三护卫也被陈亨带过来了?”

  夏浔先是一奇,继而大喜,说道:“咱们不直接去见陈亨了,走,绕到卜万营区,先见卜万!”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