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叫本宫朱拆拆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他们给本宫做个工具箱,把它都收起来,保存好,今后需要用的地方有很多。”

  郭宁妃远远看了眼,觉得那些东西真是稀奇:“太孙,这些工匠可真是心灵手巧。”

  周乾非常高兴,把玩着手里的扳手和螺丝刀等,钻头,榫孔加工刀这种虽然粗糙,但已足够用。

  谷裬/span“妙锦啊,等本宫改好织布机,还有纺纱机,你就可以把它推广给宫里织布的妃嫔,还有那些女子用。”

  郭宁妃也不能一直在,她站了会儿就去照看其他事情,今日大家要送朱权离京。

  蒋瓛则是准备太平府和凤阳府的图纸,矿脉标注。

  “我做好了,你第一个试试,给爷爷和父亲露一手,他们两肯定会很开心的。”

  周乾又是锯木头又是凿。

  徐妙锦拿了毛巾过来,帮他擦着脸上的木屑,笑了笑,认真的说道:“我也希望你能做出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技艺,不管多难都不要放弃。

  要是真如你说的那样,造出来一台可以提高纺织的机子,大明的妇人也可以养家,养蚕,到时候大明百姓都能穿好衣服,国库也充盈,百姓的日子会更好了。”

  周乾看着她,发愣。

  来到大明这么久,总想着搞什么大革命,搞商税,他觉得只有大改造才能配上明初这个时代。

  他将自己来大明的意义定格在大事上面,可是徐妙锦的话,却忽然让他清醒。

  百姓的幸福感不在于什么大改革和改造,在于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能否让他们日子更轻松一点,就像种地,挖好每一处矿,打好每一块铁。

  只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能量变达到质变,所有的百姓慢慢的行动起来,大明会顺其自然发展,才会自然而然有大改革。

  改革不是一个人的推动,是整个大明朝从衣食住行,百姓自己发生变化。

  “工匠做好,别忘了奖励他们,让人做事,奖励不可少。你慢些做,别伤到自己。”她说到。

  周乾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随后他笑着,就要往徐妙锦的脸上亲一口,她脸上出现了抹娇羞,轻轻推了他一下:“呀,不是这么用的。”

  有了新的想法,周乾又很败家的拆了两三台纺织机,看的徐妙锦十分心疼道:“你干脆叫朱拆拆好了。”

  手摇式纺纱机的构造倒不是特别的复杂,画框架,计算垂直纺锭,滚筒和传送皮带这些小零件的大小和缝隙。

  重点就在于细节当年,垂直纺这些有问题,会影响珍妮纺纱机的效率。

  通过不断地计算,一遍遍用炭条在木板上验算,直到数据可行,最后才画出来。

  他在宫殿的地上画满了各种宫女内侍不认识的符号,每日就是画,当他准备在外廊的白玉石地砖上画时,吓得内侍差点给他磕头,生怕他把宫殿涂满不认识的符号,他们挨骂。

  当然,周乾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郑和会半夜起来又擦掉没用的。

  为了改进织布机,他前前后后拆了不下十台,又拿去让工匠重新装好,宫里和民技官都给他送个外号:朱拆拆。

  周乾用了五天时间,将珍妮纺纱机的图纸,修了改,改了修,最终拿出来交给工匠去做,他亲自去监督,每一个零件都要最好,就是皮带总是容易出问题。

  好在周乾在宫内偷偷考察,发现朱标的寝宫有一条质地柔软的皮革质的腰带,看起来没什么用,他就偷偷的拿走去用。

  老爹平日里根本不用,还不如自己拿来为天下百姓谋福,为他的发明之路添砖加瓦。

  周乾每天带着郑和与蒋瓛从民技院回来,累的倒头就睡,也不沐浴,宫女又不敢碰他。

  每次徐妙锦离开时,就会帮他又悄悄擦一遍脸,手,脚,动作很轻,很少把他惊醒。

  她关上殿门出来时,朱标站在外面看着她:“雄英睡了?”

  “是,太孙想改进织布机,手摇式纺纱机,这几天太累了。”徐妙锦低声回道。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