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街凌乱的常升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越想越凌乱,取出酒在树前倒了倒:“姐,我们常家怕是日暮西山了,舅舅根本不听劝。”

  那个孩子太像了。常升一路上都在喃喃自语,他决定迟几天再出发练兵,去打听下这个周乾。

  “去城中走走。”

  …………

  周乾再次回头,已经是进了应天城,身后不远处骑着马的常升带着几个武将,在街道张望,似乎还向他摆摆手。

  这是蓝玉的亲外甥,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而一年后,朱元璋就会发动蓝玉案,蓝玉会死。

  同时还有许多武将大臣被牵连进去,不论史书记载真假,人数达上万人。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那个扶不起的烂泥朱允炆。

  站在朱皇帝角度,帝王的角度来看,没有杀错,既然他们是为太子培养的,太子不在了,留着就会成为孙子的后患。

  朱元璋怕,他怕这些武将勋贵以为大明江山的旗号,把自己那个乖孙子朱允炆给收拾掉。

  周乾嗤笑一声,假如朱元璋知道历史的走向,他会不会后悔自己杀光了可用的武将,留下黄子澄和齐泰这些。

  但在周乾看来,杀可惜了。

  靖难时,建文手下竟然没有多少大将可用,重用袒护李景隆那样的墙头草。

  这个草包亲自为朱棣打开了造反的光明之门。

  而被建文防范的武将勋贵却是为了洪武皇帝,为了大明,死在靖难之中。

  开国时,鄂国公常遇春,魏国公徐达,都是好将。

  而且,凉国公蓝玉,捕鱼儿海的战绩,也足以在靖难中拼一拼。

  若自己是皇帝,那他绝对不会杀掉蓝玉,会把他用起来。

  周乾摇摇头。

  如今的应天城还很繁华。

  朱元璋当初夸赞朱棣,肃清沙漠者,燕王也!咱无北顾之忧。

  他说这些话时,看到他的皇子们已经成熟,掌握兵权,个个成了为大明戍守边塞的塞王。

  但棋盘摆好,死后却被朱允炆不到几年就搞得鸡飞狗跳,这削蕃来的心急火燎。

  常升跟了几步,看见周乾在一家豆腐坊停下,和里面的一男一女说笑。

  头几次想勒住马缰,下马追上去聊聊天,但都忍住了。

  承受着巨大疑惑和莫名的亲切感,在下马石那里,最终调转马头打算进宫。

  这件事或许可以和太子说。

  不然肯定憋死。

  咦?进去个老头。

  重点是后面跟着的是宫里的于公公,常升带着忐忑的心情,独自下马来到豆腐坊的斜对面,猫着腰看过去。

  阳光从正门照射进去,后院中烟雾缭绕,阳光在烟雾中浮动。

  常升看见了周乾,看见穿着便服的朱元璋和于公公,几人围坐在桌子前,笑呵呵的讨论着什么。

  “你把我的伞折断了。”摆摊儿的商户注意到蹲在自己摊儿前捏着纸伞的常升,低着头审视着他。

  常升有些慌乱,连忙竖起中指来,示意那人小声些,从怀里抽出几张宝钞道:“我买了。”

  “客官,碎银子也行,铜钱也成啊。”摊贩儿看着大面值宝钞有些为难。

  商贩儿并不嫌钱少,实在是洪武宝钞在百姓间很烫手,还没有铜钱和碎银子用的多。

  百姓更喜欢铜钱和碎银子。

  常升无奈,只好站起来,转身离开,他确定,里面的老头就是朱元璋。

  走到下马石附近,常升慌乱的上马,心神不宁的挥挥手:“我们赶紧走。”

  “是。”随从立刻点头,跟着离去。

  常升满脑子都是朱元璋认识周乾,朱元璋怎么会认识周乾,周乾为什么像姐姐。

  求见太子,东宫的值守却说太子在静养,不见任何人。

  常升满脑子都是问号,又想不明白这事,只好给蓝玉写了信,差人立刻送去。

  他马上要去练兵,这次回来就是看看大哥和大姐,这事交给即将回来的舅舅就行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