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9章 壬字卷 谏言_数风流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向,那么接下来军事应对和钱粮保障就是要落实正统大义真正实现的具体执行操作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讨论也是格外激烈,主要是在冯唐的西北军使用上,山东和湖广问题的解决上,都相当棘手,分歧也很大。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山陕可能要出乱子,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有出,而山东沦陷,那京畿必定动荡,这关系到人心向背。

  而湖广则关系到粮食和湖广士人的支持度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哪怕播州之乱都可以暂时放下,首先要保证湖广必须要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而击退王子腾的登莱军就成了当务之急。

  “西北四镇临时抽调进行整训的大军在五到七万人之间,……”张怀昌介绍道:“根据前期自唐传来的消息,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整训,大概人数在四万人左右,第二轮的整训大概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结束,人数在二至三万人,另外还有两万人正在路途上,估计要完成整训起码要到年后去了。”

  “如果是这样,可以先让自唐抽出五万人东进,剩余四万人完成整训后留驻庆阳,……”李三才建议道。

  “恐怕不行。”张怀昌摇头:“湖广单靠荆襄军恐怕很难打赢登莱军,起码还要增兵三万以上,荆襄军战斗力不尽人意,远不及登莱军,如果要尽快解决,最好增兵五万,……”

  张怀昌的话引来众人的一阵争论。

  “五万?粮草补给如何保障?”

  “只要进入湖广就好办,就地征集,……”

  “哪有那么简单?王子腾在湖广已经呆了两年,你以为他真的是在打杨应龙么?只怕早就在作盘踞湖广的准备了,否则不可能如此作态!”

  “哪又怎样?湖广士绅不可能支持南京方面,我们这边安排一二人,如子舒(柴恪)、景会(毕自严)他们巡抚湖广,加上修龄(杨鹤)也还在湖广,足以抚揽民心,……”

  “军事上修龄还是差了一些,须得要一员大将……”

  “稚绳(孙承宗)堪当大任,……”

  “堪当大任?那他在四川两年,为何却是未见战绩?”立即有人反对。

  “那是因为军令未统一,各行其是,加上王子腾有意牵制,如何能打仗?”

  “杨应龙一介土司,都打得如此艰难,只怕未必是军令未统一的缘故,王子腾远在东面湖广,若是能一举而克,如何能牵制?”

  “飞白(熊廷弼)如何?”韩爌沉声问道。

  “飞白临时去,只怕熟悉都要时间啊。”崔景荣迟疑着道。

  “总胜过这样拖延阻滞,再拖下去户部也受不了了。”王永光接上话道。

  冯紫英听得他们争论,有心想要插言,但是也觉得熊廷弼既是湖广人,又颇有军略,若是他能去,积极性更高,也能联络地方,未必不是坏事,让孙承宗腾出手来应对西北可能发生的局面,亦无不可。

  而且他也感觉在座诸公对孙承宗的评价似乎并不高,自己谏言,未必会被接受,若是老爹能和孙承宗携手,也许更合适,所以也就没有说话。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