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义愤填膺_大明:是谁,曝光了我皇孙的身份宁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对他的保护!

  至于宁羽,那和黄子澄之间可以说是‘宿敌’了,能利用这个机会打击一下宁羽,黄子澄自然乐得其成。

  可是边上的齐泰却很困惑,这是什么意思?

  他现在也知道宁羽了,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一个被朝天宫从秦淮河救起来的失忆的孩子,怎么能让朱允炆和黄子澄两人如此亢奋呢?

  当天回去之后,黄子澄就把自己的学生,翰林院的编修陈宇找来了。

  “这段时间你在翰林院过得如何?”黄子澄看着陈宇,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平衡。

  这个学生原本在他眼中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只能算是黄子澄多年教学生涯中一个比较幸运的学生而已。

  当然,如果黄子澄还是原本的小九卿,还是那个大明皇孙的老师,甚至现在是皇太孙的老师,他自然对这个学生不会这么不平衡。

  问题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学生,现在不仅没有得到原本计划中的储位,甚至还被要求闭门读书!

  而他自己更惨,不知道是不是流年不利,小九卿没有了,现在更是连国子监的副校长都被朱元璋给撸到底了。

  再看看自己这个学生,黄子澄不平衡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生这些日子跟着几位前辈在编纂元史,也算是受益匪浅。”陈宇老老实实地说道。

  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最先要干的一件事就是编修前朝的史书,这就相当于宣布之前那个王朝已经成为历史,所以,元史在朱元璋刚刚登基不久,就派人编修完毕了!

  就是为了在法理上确定自己的合法性,和明确北元已经成为历史。

  所以,时间仓促,很多东西都草草了事,所以,在彻底将北元赶回草原之后,朱元璋就命人将大量的北元资料运到应天,重新完善元史。

  “嗯,多读书是不错,但你是朝廷开科取士的进士,是朝廷觊觎厚望的人才,不能只顾着编纂史书,也要时常关心朝局政务。”黄子澄一副我为你好地说道。

  “学生鲁钝,史料繁杂,确实甚少关心朝野大事,让老师失望了。”

  “这也不怪你,毕竟编纂前朝史书也是朝中的一件大事。为师知道你现在无暇顾及其他,所以就事先替你留意了一下。

  你回去之后,写个折子,参奏此事,事成之后朝廷肯定会褒奖于你。”

  “学生感激恩师栽培。”

  “嗯,最近应天城出现一个叫宁羽的人,你可知道?”黄子澄看着陈宇问道。

  “知道。”陈宇心想这不是废话吗,应天城这段时间最火的一个名字,号称‘小财神’的宁羽,就算是他再怎么沉迷编史,也肯定知道。

  只是,陈宇不知道,黄子澄替宁羽干嘛?

  “宁羽此子,是被朝天宫道士从秦淮河救起的百姓,不知道他是有心还是故意竟然声称自己不记得自己的身世了,最后是朝天宫帮他补上了户籍。

  这也算是皇恩浩荡,不过这个宁羽,不但不感激皇恩,更是直接不顾民籍身份,公然从事一些商贾之事。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利用浙东灾荒一事,高价向朝廷出售煤炭,换取巨额报酬,花天酒地。

  你既然知道宁羽,自然知道他一夜豪赚白银百万,为一个歌姬豪掷万金。

  他这些钱是从哪来的,都是浙东这样的灾民身上的民脂民膏!这种人,仗着自己民籍的身份,就肆无忌惮,此种败类不除,我等有何面目矗立朝堂!”

  黄子澄说的慷慨激昂,陈宇一份仔细听讲的样子,不过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