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投石问路_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的意味更重一些。

  那赫雄祁所部就有万余精骑随叶济多镝南征,但南征诸战以来,都是以新附军为主力,那赫雄祁率万余精锐骑兵以及叶济多镝本部近三万精骑,都还没有怎么派上用场……

  叶济多镝沉默着不吭声,袁立山说道:“确如那赫将军所言,林缚焉能不防备陈韩三有变?林缚明知陈韩三有与我军串谋的可能,他仍从淮阳抽调兵马北上徐州,是为何故?林缚从淮阳能抽调的兵力也就两万人,而周知众率部南下,与陈韩三兵合一处,就有四万雄兵,是什么自信叫林缚能以一敌二?我以为陈韩三未必就可靠!在形势未明之际,就轻率在南线投入精锐,非老成之谋。若能取得徐州,也就罢了;要是在南线折损两万精锐,东平周围的战事也没法进行下去了……”

  燕蓟诸地皆陷,袁立山家小及宗族都在北地,燕主礼遇甚隆,袁立山看到元氏气数已尽,天下大势确实落在大燕这边,遂死心投附,受封归义侯,率蓟辽军门诸将尽力为北燕所用,有蓟镇降军降将为底子,袁立山遂成为新附军势力最大的一座山头。

  蓟镇军本是元氏最后依赖的精锐边军,战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燕蓟形势就分崩离析的崩溃,蓟镇军也是成建制大规模的投降,也保存较为完整的战力,无论是攻打津海、攻打阳信、攻陷大半个山东,都是充当主力。

  相比较之下,陈芝虎的声望不在袁立山之下,屡获战绩也要比袁立山显赫,但陈芝虎好孤军作战,即使粮尽被迫降附时,其所部兵马都不足万余人。

  燕主叶济尔有意将宣府降军都编给陈芝虎,使陈芝虎与袁立山并立率领新附军为王前驱。奈何陈芝虎为获胜,不惜拿别人部众去诈败诱敌,惹得怨声载道,无将愿意归他节制。

  如今袁立山、陈芝虎都归叶济多镝节制,叶济多镝率部南征之时,燕主叶济尔也面授机谊,叫他用正用袁立山、用奇用陈芝虎,这恰也是他二人的各自特点。

  按说这趟去谋徐州,陈芝虎率部出动是最合适的,即使谋徐州不成,以陈芝虎所部精锐,也能保证不吃大亏。但是青州战事后期,陈芝虎一直留在登州、青州等地收拾残局,还没有能及时调过来,在得到陈韩三的约书之后,叶济多镝只能从袁立山麾下调周知众率部南下。

  叶济多镝也晓得眼下是谋徐州的最佳良机,但袁立山的分析倒切他的心思:林缚到底有怎样的自信?

  看不透淮东的虚实,怎么叫他敢将大燕精锐投进去?

  如袁立山所言,要是在徐州城下损失两万精锐骑兵,这战就没法打下去了。

  用兵用势,如今在河淮一带的南越兵力总数比他们还多:梁家残军有四五万人,长淮军有近五万兵马,董原在睢阳有三万兵马,淮东在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