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拥兵自重_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编制,目前主要用于津卫岛军事壁垒的建设,但是关键时刻,依然能作为重要武力抽调进入战场。

  除了近一千四百名浙兵降卒外,此时随林缚从阳信北上的近六千捉俘民夫,也可以说是江东左军在津海重要的后备势力。

  起初是林缚解决了他们在战后可能被清算的后顾之忧,他们除了信任江东左军、除了随江东左军北上,别无选择。

  除了少部分有田的自耕农在战后选择返乡外,大部分人都是失地或无地的贫农,战后除了留在津海当苦役、力夫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活路。再说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家破人亡,即使还有家人存于世间,也绝大多数都给东虏掳往北地,今世难以再相见。这种种遭遇,以及对林缚对江东左军的信任,都使他们比普通的返乡难民更容易团结、凝聚起来。

  津海开海漕,林缚留在津海助漕,这六千捉俘民夫是最重要的劳力资源,无论是封涡水河,还是修港筑码头、建营垒开挖濠沟,都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进驻津海的衙门、驻军及涌入津海的返乡难民越来越多,林缚则直接将这些捉俘民夫随江东左军一起迁到涡水河南岸暂住,名义上是便于用工管理,实际上是保证这些捉俘民夫的纯洁性与凝聚力。

  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林缚也注意从捉俘民夫当中选拔一些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委以职任。少部分人直接加入江东左军,少部分人直接用来协助管理这些捉俘民夫,并不因为他们曾给东虏驱使为攻打阳信出过力而加以歧视。也直接从捉俘民夫里挑选三百健壮组建涡水河乡营,名义上归津海县尉辖制,实际上由孙尚望直接率领。

  要一呼而应、众望所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林缚一向很注意区别对待降将、降卒以及捉俘民夫,将降卒及捉俘民夫当成受害者来看待,这样才能团结、凝聚更多的力量,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脑热或义愤,将能够团结的力量推给敌人。

  不管有没有林续文的配合下,在地方势力及官府势力都给摧毁待重建的情况下,林缚在津海做这些手脚轻而易举。

  为解决京畿粮荒危机,尽快的实现往津海仓储粮,打通津海往京畿的通道,诸多衙门甚至纵容林缚的行为,毕竟组织严密、高度受控制的民夫,出役劳工的效率远比临时征募的返乡难民要高得多。

  实际上,不仅与林缚同出林族的林续文不会介意林缚在津海培植势力,地方势力也不会介意林缚在津海培植势力。

  一方面是林缚对津海原地方势力有援救、光复之恩。像涡口周氏兄弟等地方势力代表,都是直接拥护林缚及江东左军的。至少在河间府给东虏摧残捣毁之际,唯有江东左军在万马齐喑的困境下,联合晋中残兵为他们赢来胜利的曙光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