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堂兄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生拜见文同知老大人,拜见教授老大人。”

  吴节这才知道来的是成都府同知文大人和府学教授。

  文同知是六品命官,年纪不大,也就三十来岁,身穿青色官袍。他在这一行人中地位最高,又掌管一府的曰常政务,就轻轻咳嗽一声,说了些宗之先生这次从云南回乡创办书院,是我成都府文教的一大盛事。我蜀中文化昌明,自古就出了杨子云,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家。文章乃是千古大事,本官掌管一府文教,有推行礼仪,本官听闻此事心中欢喜,云云。

  这中官话套话吴节自然没有兴趣听,一边自顾自地喝就吃东西,一边偷眼观察唐家的家长唐老爷。

  说起来,他也是自己的准岳父。吴节先前听姜、黄二位书生说唐家小姐生得花容月貌,心中不觉有些好奇。古人的审美观和现代人有很大出入,古人心目中的美人,对现代人而言未必不是丑鬼。

  就拿清朝来说吧。提起皇帝的老婆,一般人都会用“**佳丽三千”来形容。可当吴节在网上看到所谓的大美人珍妃的照片之后,差一点吐了出来。

  还有那个什么清朝第一名记赛金花,准一个干瘪的小老太太。

  从那时起,他对古人口中的美女抱有极高的警惕。

  俗话说,女儿像父亲,从唐老爷身上就能看出那唐家小姐长得如何。

  这一看,吴节叫了一声“乖乖”,然后又叫了一声好险。

  这唐家老爷长得真是喜庆,圆团团矮胖子一个,好一个明朝版的曾志伟。

  父亲如此,女儿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好自己本就没打算娶唐宓,有将他们得罪到死,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文同知训完话后,就有士子上前问:“文大老爷,宗之先生怎么没有来?”

  众人也觉得奇怪,按说这场诗会是为杨宗之选拔学生的,他这个当事人反看不到人影。

  旁边,唐老爷有点尴尬:“各位,宗之先生长途跋涉,回川之后有点水土不服,就不过来了。”

  旁边,成都府学教授摇头苦笑:“宗之先生真是名士风范啊!”

  还是文同知豁达,一笑:“宗之先生乃是隐逸之士,喜静,不过来了,这里就由本官主持。如此,就不说废话了,不过是录取几个学生罢了。诗词一物,急切之间难有佳作,不如先出题目,也好让大家先做准备。”

  听到要出题目,三百士子同时一凛,皆直起了身子。

  文同知扫视众人一眼,然后淡淡道:“宗之先生说了,他这次从云南回乡,经贵州而三峡,再逆水而上蜀中。行路虽坚且难,然山河之壮美又岂是闭门不出的书生所能见识的?他的这第一题就以三峡、蜀道为题,以一个时辰为限。”

  很快,就有两个唐家下人抬出一个诺大沙漏摆在花厅正中。

  既然题目已经出来了,一众书生再没有心思吃饭,都皱眉苦思,希望能够搜刮枯肠写出好句子来。

  只吴节依旧酒来即干,直吃得口滑。

  不片刻,唐朝下人就来将酒席收了下去,又在每人面前摆上一张小几,上置文房四宝。

  一时间,再没有说话,只墨锭在砚台里摩擦的声音。有无数支笔落到上好的夹江宣纸上,或快或慢,或沉重或轻灵。

  有沉香在花厅里氤氲冉冉,空气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

  实在是喝太多酒,吴节只觉得脑袋发涨,眼皮也有些沉重,只想找个地方美美地睡上一觉。其实,在现代社会,他也是有半斤量的。可今天唐家酒宴的酒乃是上好的剑南烧春,入口醇厚,后劲悠长,不觉多喝了几口。又因为病体初愈,却是醉了。

  醉倒在唐家可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吴节只能强提起精神,有一口无一口地喝着邛莱花茶提神。

  至于写诗,他才没那个兴趣呢!再说,他也不会写什么劳什子诗词,上次在县试考场上,那一首试贴诗就差点把他给憋死过去。如今若是强写,肯定会闹一个大笑话,还不如藏拙不写。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炉沉香燃尽。

  再看厅堂正中的沙漏已经泻到尽头。

  唐老爷看时间已经差不多,看了看文同知。

  文同知点了点头,有云板声清脆响起。

  唐老爷微笑着站起来:“时辰已到,请各位士子交卷吧。”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