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0章:出家即在家,在家即出家_天地任我行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象头人身的“凶神”或“杀神”,即“毗那夜迦”。他是“大自天”即“湿婆神主”和“雪山神女”的儿子。“雪山神女”为儿子举行诞辰庆典时,忘了邀请“土星神”沙尼,于是导致沙尼一怒之下就用目光砍掉了婴儿的头。这让“湿婆”惊怒之下赶紧派侍从难丁去找一个活物的头来,好安放在自己儿子的脖子上。难丁来到天国都城,一眼就看中了“天帝因陀罗”的坐骑大象,于是经过激烈战斗后,难丁割下象头送到湿婆手中。湿婆将象头安在儿子身上,毗那夜迦就复活了。

  后来,由于“天国”人满为患,导致修炼资源不够分配。因此,“天神”们便找来“雪山神女”,让她想办法减少进天国的人。于是,“雪山神女”就找来儿子“毗那夜迦”,让他在解脱(修真)的道路上设置重重联碍,诱惑修真者犯错并使其无法进入天国。因此,“毗那夜迦”又被称作“障碍之主”。然而,巧合的是,此后,“毗那夜迦”在梵文中的意思就是“障碍神”、“常随魔”。

  另据佛经上说,“大威德金刚”是“未来佛”即有“大肚罗汉”相的“弥勒佛祖”化身,因为“弥勒佛”为了保护佛教,在同异教徒进行斗争时,使用了极其凶猛的残忍手段向敌人发动攻击。所以,他脚下踩着的“金牛和裸体男女”是他所俘获的“异教徒”。

  佛经中认为,此处的“大威德金刚”为“欢喜佛”,其“欢喜”二字并非指“男女淫乐”或“男欢女乐”,而是指“弥勒佛”用大法力、大无畏和大愤怒气之气概、凶猛力量和残忍手段,在斗法中战胜异教徒后,从而在其内心深处所发出获得胜利喜悦的意思而已。因此,在古印度,“佛教密宗”有一佛名“俄那钵底”或“伽那钵底”,意即“欢喜”,便是藏传佛教“欢喜佛”名称之由来。

  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常见的“欢喜金刚”、“胜乐金刚”和“时轮金刚”多为“双体宝相”,如“欢喜金刚”又称成“喜金刚”、“饮血金刚”,藏名为“杰巴多吉”。只见其“双尊”置于莲座上,由“明王”即8面16臂之“男性宝相”的主臂拥抱着“明妃”即“女性宝相”,另外的16只手则皆持着各种“法器”,比如左手持“头器”即“人头骨碗”,碗内盛物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明王”右手执物为白象、青马、赤驴、红牛、灰驼、红人、青狮、赤猫;左手持执物为黄地天、白水神、红水神、青风神、白日天、红日天、青狱帝、黄施财。其胯下挂着骷髅,足踏二仰卧人。其怀中抱着的“明妃”名为“金刚无我佛母”,一面二臂,右手执曲刀,左手执法器,相抱明王,头戴“五骷髅冠”,以五十骷髅着为“骷髅项圈”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