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99章与魔鬼谈交易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经文……叫做论语……所有不认同这本论语的弟子,都被打杀了……那个时候,是汉人的战国时期……也就是到处都是战场,死几个人能算是什么?对吧?从此,孔仲尼就不是人了,而是圣人……大和尚,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事情,你也很熟悉?』

  步森脸色再变,先是目光挪到了一旁,随后就低垂下去,口宣佛号。

  这事情能承认么?

  也是断断不能认账的啊!

  有些事情,是不认账就可以当做不存在的么?

  『大和尚知道不知道,我汉人之前也有一个伟大的皇帝,他同样也杀了很多人……』斐潜微笑着说道,『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说一些什么,但是在他死后……就有一些人说他能立国,是因为他得到了儒家经义的加持,而他的败亡则是因为他杀了儒家子弟……大和尚有没有也觉得这个故事很熟悉?』

  步森猛的抬头,死死的盯着斐潜,然后又是赶快闭上眼,连连称颂佛号。

  不嗔不怒。

  这么多年的修行,不能毁于一旦!

  可是步森急促的呼吸,以及杂乱的心律,已经让他难以维持表面上的平稳气场。

  佛教怎么去编排阿育王的,儒家也同样怎么编排秦始皇。

  虽然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人,但是惊人的相似。《阿育王传》在佛教叙述中,阿育王是个因果报应的样板。佛教徒表示阿育王在前世的时候,对佛发愿以国土布施,所以阿育王才成王统一了古印度,也在成王之后顺理成章的皈依佛教,而他死后继承者毁佛,所以灭亡。

  道理是不是很顺畅?

  一方面佛教徒在强化因果,而淡化阿育王本身的作为,将其成为王者的过程,变成了是佛教的加持。另一面是通过王朝覆灭的故事,来警示或是威胁其他统治者毁佛的后果,让统治者都要小心老实些,乖乖听佛的话。

  斐潜在西域,要争夺的不仅是各个邦国的王权,也同样要和在西域的神权争抢阵地。

  因为类似阿育王的话,已经开始在龟兹国,以及更偏远的疏勒等地开始流传了……

  只不过之前的主人公是从阿育王变成了吕布,现在又变成了斐潜而已。

  因此,在各个宗教的故事之中,总是会有这么一个模版,是可以替代成为任何一个国王的那种模版,关键的要点是要相信宗教,然后因为信而得国,抬高宗教的地位,以此来凸显教权大于王权的神圣。

  秦始皇坑儒,就像是小六子肚子里面的粉。

  斐潜当下有没有屠城,也就像是那碗粉……

  而童格罗迦,无疑就是那个凉粉店的老板。

  『所以大和尚你……』斐潜瞄了一眼鄯善皇宫的方向,『你方才愤怒什么?你是因为童格罗迦投降而愤怒么?你是因为童格罗迦的怯懦而生气么?是不是因为童格罗迦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