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1 章 又遇劫匪_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昌宪知道皇帝出门为啥非要坐船了,这个时代的路是非常难走的。

  在有运河之前,皇帝都懒得出门,出门最多骑个马打个猎,最讨厌出门坐车,当时马车上没有减震系统,也没柏油路,所以皇上要坐车出门,垫八床被子都不行,因为颠簸得厉害。

  水路是最好的,运量最大,而且速度也快,皇帝也很高兴。而且皇帝要豪华,车再怎么豪华也没法儿两室一厅啊,最多就是一小屋在里头。

  所以皇上最喜欢的就是水路,有了运河以后,才有了后来的皇上下江南啊,才能把江南的东西运到北方,才能建故宫、圆明园等等。

  皇上出游,好几层豪华大船,然后船里有女子、太监,除了水手,船一出动,全都靠两岸拉纤,所以运河两岸都是那种纤夫。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两边一路拉纤拉到江南。皇上下江南不光是玩儿,也能了解民情!

  最重要的是运输,在运河之前,中国虽然集权的,但最简单的税收都没法集中到京城去。没办法大规模集中到京城,或者分配到中国各地,但是直到有了运河,南方的税收才真正能到北方。那时候著名的漕运最多的时候能运几百万两银子到北方,粮食也能运到北方。

  过去没有运河的时候,一旦饥荒,关中大饥,皇上也没吃的。所以后来都城慢慢建到了河边,例如北京,因为京杭大运河到这儿。

  到元朝的时候,把通惠河通了,就通到通州运河,就上了船,沿着运河一路上淮河、长江南下。

  李昌宪就很反感这个时代的陆路,不光路难走,路程还很慢,坐马车从长安到扬州还需要两个多月,要是走着去的话,你需要提前半年前就要准备了。

  特别想后世的高铁,哪怕是普快也行呀!

  这时,李昌宪等人分坐在两条小船上,顺流直下,一天之内就到达凤凰岭。

  如果不是这条河道蜿蜒曲折,如果直线而行的话,估计半天时间就到了。

  凤凰岭这里有临时搭建的木棚,当天晚上,李昌宪一行就暂时歇息,烧火做饭,打算明天一早走着去海边。

  当然也可以走上几里地,转到另外一条河道坐船或坐木筏,但是这条建议马上被李昌宪否决了,不是天气已晚的原因,而是在这个地方找不找得到船另说,即使找到了,人家不认识你,不给你用怎么办?

  二十里路,并不算远,大家明天辛苦一下,很快就走到了。

  第二天,李昌宪等人起来,抓紧吃饭,收拾好东西,给看守船的人留下来一点粮食,嘱咐他们大约两三天时间李昌宪一行就会回返。

  一路上,不用李昌宪吩咐,众人就睁大了双眼,沿着通往大海的小路谨慎行走,不但是防备四周会不会有土著人来偷袭,还要提防路边草丛的虎豹及毒蛇之类,万一不小心倒霉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