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五章 丰收_随身山河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起码不会再为温饱担忧。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绝对是震古烁今的。不过,在老一辈的农民意识中,其实没有他的身影,主要是当时信息不流通,几乎没宣传。当然,后来加入了教科书,所以孩子们肯定知道有这样的以为老人家。

  “主要还是以前工艺不行,像现在,我就发现有些地方用米糠做出一些很好的美食。”李泉开口说道。他以前去过一个地方,就见过用米糠腌菜,甚至单独成为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

  米糠其实营养价值挺高的。据科学家研究,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有许多保健食品,生活用品中都强调它们有新鲜米糠的成份。

  “这不好说,手艺这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这世界,有营养的食物无数,但以前就是饿死人,原因就在这。有些东西,必须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才能吃的,当时哪有那种条件?就拿米糠来说吧?我听说,这东西还能榨油。”文教授说道。

  “榨油?不会吧?”就是楚家强也十分诧异。米糠干巴巴的,还能榨出油?

  洪老顿时笑起来,这些人都将概念弄错了。他解释道:“你们理解错了,米糠是米糠,稻糠是稻糠,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家村长说的米糠其实稻糠,那东西却是不是人吃的,非常难啃。米糠是米的一层皮,营养很高,量很少。”

  楚家强等人才清醒过来,人家没有搞错,只是自己理解错了。

  “他们这片水稻很晚才插的吗?怎么还那么青?”陈武看到不远有一片田,里面的水稻还没成熟,都是青涩的,显得很特殊。

  “不同种的,那是糯稻。”二婶解释道。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插一点糯稻,以后包粽子、做糍粑要用。糯米虽然好吃,但产量比较低,所以大家都不会大量种植的。

  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不过,那是别的地方的做法。在楚家寨,一般都是先将糯米做成糯米粉,然后再做成糍粑,味道都是一样的,工序不同而已。

  以前,农村,还很喜欢糯米酒,用糯米自己酿的,度数有高有低。高的是烈酒,很容易醉,低的是甜酒,妇女跟孩子喝的。

  二婶跟大家解释,糯米一般都要比其他水稻要晚一点成熟,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就算你种植的时候,早一段时间开始种植,但收获的时候,还是会晚一点。其他水稻,就算有一些晚十天八天插秧,也会跟早插秧的一起成熟,这种现象很奇怪。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