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三章 吨的直12开始评审_航空大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啊,直十二都是李思远设计的方案,技术上的难题也是李思远解决的。

  李思远对直十二当然是最了解了,直升机所的详细设计做得好不好,李思远最有发言权。

  军方领导主持了这次评审会,军方领导高兴地道:“同志们啊,这些日子,咱们的直升机工业是捷报频传啊,咱们刚刚参加直十下线仪式,现在又要对直十二进行评审了。直十二中型直升机,对咱们海陆空三军来说,都十分重要,它将取代现役的米八,超黄蜂,直八等中型直升机,这也有利于我们的后勤保障,而且我们的直十二中型直升机,性能要远远超过这些老旧型号,今天的评审工作,我相信专家们一定会用最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评审,在此我预祝直十二详细设计顺利通过评审!”

  掌声热烈的响了起来,大家都十分看好直十二中型直升机,它是一款划时代的中型直升机,填补空白,比直八这种十三吨级的直升机要好多了,要知道直八仿制超黄蜂,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不少,因此并没有生产多少,在解决技术问题前,是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这样倒是很好,不然军方拿着那么多直八,还怎么订购更多的直十二呢。

  接下为直升机所领导和直十二总师,也发了言。

  李思远代表专家们发言,对直升机所的高效率工作,表示非常的赞赏,但同时专家组也会严格按军方要求,进行评审,如果有问题,那肯定是不会讲情面的,不能通过就得重来。

  评审工作开始,专家们都感到很吃惊,直十五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包括设计都非常的巧妙,有些都是想也想不到的,这当然都是李思远的功劳了。

  十五吨级直升机,实际上,目前也只有欧洲的EH101多用途直升机与直十二是差不多吨位的,不过欧洲直升机公司从一九八零年就开始研发EH101直升机了,然而它的批量生产,是从去年开始的,也就是欧洲直升机公司这么厉害的巨头,也用了十五年时间才搞定。

  但是现在呢,中国航空人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详细设计,五年左右就能够让直十二开始量产呢。

  EH101采用了三发设计,单台功率为一千七百二十五千瓦,三台加起来为五千一百七十五千瓦,虽然说动力要比直十二强那么一点,但是它的重量就增加了,而且三台发动机并联后会有一定的功率损失,实际的桨上功率,并不会高出多少来。

  所以直十二的设计,真的是超过了欧洲的EH101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性能更好,专家们最后都是一致的意见,直十二的详细设计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评审,准备开始制造原型机,尽快进行试飞,早日装备。

  直十五中型直升机,将来会成为陆航重要的机型,同时也会上舰,成为海军最重要的舰载直升机之一,特别是两栖攻击舰上,它发挥的作用会很大。

  有了二点五吨的直十一,五吨级的直九,十吨级的直十,再加上十五吨级的直十二,还有二十五吨的直十六,中国的直升机家族就非常完善了,只差四十吨级和六十吨级的超重型直升机了。chaptererror;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