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火烧浇油_大明之第一厂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充实辽东人口。

  看到这迷信,唐峰眼前为之一亮,是啊,关内如今的大片土地,都被那些士绅权贵给兼并了,可关外,如今可有大片的肥沃土地。

  因为气候的缘故,再加上后金的威胁,辽东的土地,大部分都没有被开垦。

  如果将这些乱民和他们的家人送到关外去,他也不会头疼了,辽东那边的人口又充实了,可谓一举两得。

  辽东,这个时代里,在中原人眼里,那就是苦寒之地,是穷山僻壤,没人愿意去哪里。

  可是,谁也想不到,在那片所谓的苦寒之地上,却有着这世界上最为富饶的土地。

  辽东有的,不仅仅只是土地,还有各种矿藏,其中,有着辽阔的原始森林。

  而这个时代,是大航海时代,优质的木材,是最最稀缺,也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他们可以用来建造海船。

  把这些流民,全部送到辽东去。

  心胸澎湃,唐峰决定,将这六万乱民,以及他们的家人,全部送往关外。

  此外,他还打算,以朝廷的旨意,向州府下达旨意,鼓励各州府将本地流民送往关外。

  唐峰相信,有这份旨意,各州府衙门,肯定是会很积极的去干这件事情的。

  原因无他,流民,对于各州府来说,本来就是不安定的因素,能够将这些不安定因素全部送走,大家伙乐见其成。

  如何安置这些乱民有了头绪,唐峰的注意力再次放回到那份密信上。

  密信上面,着重的提到了另外一件事。

  周培公跟林丹汗的谈判,在经过了十几日后,终于有了头绪。

  林丹汗同意退兵,但条件是,一百船的粮食和十五船的棉布,经过周培公讨价还价后,双方将数目约定在了粮食五十船,棉布六船。

  接下来,只等着户部尚书杨涟将这粮食和棉布筹集妥当,送到辽东去,这次的边境危机,也算是化解了。

  说道杨涟,唐峰不由的想起了昨天,从东厂密探那里穿回来的那封密信了。

  杨涟到江南那边筹措粮食和棉布,似乎很是不顺利。

  想想看,能顺利了吗,当下,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就算是江南富饶,但大多数的粮食和棉布,都藏在士绅权贵家的库房里面。

  而那些士绅权贵,已经具备了资本家的一些本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想要让他们乖乖把粮食和棉布拿出来,谈何容易。

  这十多日过去了,杨涟连一半的粮食和棉布都没有筹集到,如今,正在江南那边团团转呢。

  唐峰想了一下,觉得有必要添一把火。

  既然周培公那边已经谈好了,自己不如再给京师那边去一封折子,给刘一景他们点压力,免得他们在京师里闲的慌。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