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均田府兵本 闻报南阳失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将军那会儿还在谷阴之时,朝中反对的声音就不小,……将军离开谷阴,到金城设军府以后,朝中对此非议的声浪更大了,就连大王,也有些被非议说动。我这次来秦州巡视民情,来前,大王就与我说,请我看一看均田制在秦州的施行状况。今闻了将军此话,等我回去谷阴,便这般答复於大王罢,叫他把心放下!”

  莘迩心道:“朝中对均田制的非议,我自是知悉,但张浑、孙衍等有识之士对此制都是赞成的,如此,便是那些不知趣,只看到自家碗中的短见之徒们再是反对,又有何用?”因为左氏提到了令狐乐,他不愿在左氏面前多说令狐乐,遂微微一笑,只说道,“太后可以请大王尽管宽心。”想起一事,笑道,“大王不是对臣所设立的府兵制十分赞许么?”

  “是啊。大王常说,府兵此制,藏兵於民,诚如将军建言设立此制时所讲的那句话:‘耕战一体’。无事耕桑,有时则举国皆兵。有了府兵制,等於是国家一下子多出了十万雄兵。”

  “太后可以告诉大王,等到均田制在定西全面推行开来以后,定西就不仅仅是只多了十万雄兵,并且在军资供应上,还会远比现在轻松。”

  左氏问道:“将军此话何意?”

  莘迩把他的长远构想道出,回答左氏,说道:“太后,国家把地分给了百姓,百姓得了好处,那百姓来做府兵,还需要国家再供给他们军械等物么?”

  “将军是说?”

  莘迩答道:“等均田制在河州、陇州、沙州等地全面推开落实之后,再应募入郎将府的府兵,他们所用的军械、战马等物,及平常集合操练所需的吃食等,就可令之自备,不需国家再出了,这不就为国家省下了一大笔的军费开支么?……当然,臣刚才说的是平常时候,若是遇到战时,粮饷、犒赏、抚恤等费用,臣以为国家自然还是要出的。”

  事实上,莘迩原本时空中,之所以会有府兵制的出现,其经济基础正是均田制。只不过,现而下在定西,莘迩是先试行的府兵制,然后才试行的均田制,把两者的次序给反了过来,所以如今定西的府兵制,军械、战马等方面,多是由郎将府发给府兵们使用的,但等到均田制全面推行以后,军械、战马等当然也就要如莘迩原本时空的那个府兵制一样,由府兵自备了。

  左氏到底临朝多年,深知军费开支,着实是占了定西每年支出的大头,听到莘迩此话,她眼前一亮,欣喜说道:“要能这样,那可真是太好了!省下来的钱,……”

  莘迩笑道:“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发展民生。太后,你没有去过沙州,那里极度缺水,农桑等业主要依赖沟渠引水,然而前朝留下的暗渠等水利泰半年久失修,这就导致当地昔日的良田而今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