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8章理想时代的终结_重生于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这三个月决定了华投的生死存亡。”

  孙祖杰之所以这么紧迫,就是因为在这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华投还是出现了一大堆问题。

  尽管他制定的一些制度没有变更,但是有别于他的收缩,华投开始了大放款,对于地方加大了投资,而孙祖杰重视的研发投入却一再缩小。

  对此甚至孙祖杰都不能说他们做错了什么,投资的项目基本都是原来经过风险评估的,最起码都有值得投资的地方。

  老曾的执行也中规中矩,很好的完成了上级的交代,但是到了八月份,随着中枢思路的改变,上半年的疯狂投资就变得不那么符合适宜。

  这些投资只能追回一部分,大笔投资都转化成各种生产线或者基础物资,而华国也缺乏投资变现的金融工具,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有多少希望收回来。

  幸运的是,老曾知道孙祖杰搞得那么多库存是赚钱的,所以华投的库存在这段时间虽然有卖出,但没有大规模的抛售。但是老曾这么做最大的麻烦就是华投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所以孙祖杰复任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手里有钱,保证现金流,当然中枢让他重新上任就是要求他尽一切力量打压通货膨胀。

  孙祖杰非常清楚,这么剧烈的通货膨胀被打压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大堆后遗症,华国人抢购之后,必然会需求大降,也就是说华国企业从来没有遇到的产能过剩就要出现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手快生,手慢死,必须尽一切可能把手里的物资丢出去换成现钱,而且绝不能变成预收账款。

  因为中枢打压通货膨胀,必然会收缩银根,市面上缺钱,这个时候就是有应收账款,也别想收回钱,到时候就等死吧。

  孙祖杰要求各家单位每三天汇报现金流,库存和应收账款情况,如果他发现哪一家单位工作不力,立刻换人,生死关头容不得一丝情面。

  在这个燥热的夏天,华投这样大规模的抛售和降价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虽然还是挡不住老百姓的疯狂囤货,但是情况开始好转,最重要的是华投活了下来。

  到了十月份,随着中枢种种手段用了出来,老百姓慢慢冷静下来,也不再抢购了,在这短短半年时间,华国老百姓的存款减少了几百亿,加上本应该增加的存款,也就是说华国老百姓比平时至少多买了上千亿物资。

  抢购潮结束了,买够了,买撑了,老百姓当然也不需要再买什么了,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种市场变化,他们仍然在疯狂生产,甚至于上级还在要求他们大量生产,不知不觉间增加的库存已经堆积如山,这时这些企业才发现情况不对。

  而华投则是一个例外,抢先了两个月时间,华投收回了几十亿资金,极度保守的经营风格让华投无论库存还是应收账款都在安全线以下,所以孙祖杰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只要一想到上半年增加的十多亿对国内的投资,他就恨得牙根直痒,本来华投提前收缩,什么风险都没有,现在却莫名其妙的背了一大堆黑锅。

  根据投资部的统计,在八八年上半年的投资短时间内根本收不回来,这么大的损失虽然等过几年形势好转了还可以挽回,但是这耽误多少事情呀。

  随着形势的好转,孙祖杰也开始清理华投内部这一年来乱七八糟的事情,第一个他就瞄准了那个他极度讨厌的纪录片投资,孙祖杰开始严厉追责,当时签字的责任人全部被他严肃处理,当然也可以说是反攻倒算。

  与此同时,他那篇文章也通过关系发表,直接瞄准了那部纪录片,公开唱起了反调。

  因此这一年年底,开会时,孙祖杰又一次遇到那位首长时,孙祖杰倒是主动打了招呼,但是首长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理睬,两人擦肩而过,这一年来发生的一切让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孙祖杰也同样面无表情的转身来到自己的座位,他没有多少补救关系的想法,他必须在这个理想时代即将结束的当口做好所有的准备。国内的大风大浪过去了,国外的大风大浪就要掀起,留给他的时间真得不多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