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思路_重生于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要保留。

  不管是国际交流也好,还是自己攻关也罢,得把这么一帮子人笼络在华夏飞机,给他们找事情做。大飞机一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三十年。

  所以我的初步想法就是养着他们,让他们研究,也顺便带一带徒弟。等哪一天国家有钱了,工业基础也上来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动手时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才不能断档。”

  刘国务听着孙祖杰这么说话,有些吃惊的说道,“你也太奢侈了,我们国家现在这么穷,这么多人你吃得消吗?”

  “保留一只队伍的重要性,您老肯定明白。他们遇到的很多是工业基础的问题,其他行业同样会遇到。所以要想进步,只能给他们机会探索,要不然我们的大飞机永远都搞不出来。”

  刘国务想了想,“你的说法和去年专家组论证的意见比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华投有那么多钱投入吗?”

  “这就是我一定要对这些企业进行改制的原因,把这一块省下来的钱交给研发队伍,维持着,钱多的时候给多点,钱少的时候少给点,最低限度是不管他们做些什么,队伍不能散。

  事实上大飞机研发过程的很多成果也可以用在汽车项目上,机械的东西很多都是相通的,我觉得应该打破部门间的隔阂,别人我管不着,华投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必须要做好。”

  刘国务听完,愣了愣,孙祖杰这倒是一个相当有眼光的说法,他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斯贝你准备怎么办?”

  “我们不是要和罗罗公司搞燃气机车吗,让集团那两个搞发动机的机械厂和国内的燃气轮机企业一起搞,这样就可以把研发力量整合起来。

  至于能不能吃透斯贝或者涡扇八,两个都推进,还是一个,还是都不推进,我也不知道,不过最起码那条进口生产线得用起来,整条用不上,可以先拆开来,把里面的一些用得上的部分用起来,这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决不能浪费了。”

  刘国务听完,心情大好,他们对斯贝最愁得就是生产线怎么办,放那里吹风淋雨?孙祖杰这么说,至少还有用的地方,对上对下都有一个交代。

  “你怎么看待上飞与麦道的合作?”

  孙祖杰毫不犹豫的回道,“我完全赞同与麦道的合作。大型客机的组装技术,各种工艺标准的建立,各种规范和实施方法通过这一次合作,咱们最起码能够学到不少。这些基础的东西,能找到愿意教得太难了。”

  华美关系一缓和,不管是华国主动找上门的,还是美帝递过来的,孙祖杰知道麦道与上飞这次合作的橄榄枝中,必然会夹杂着一颗糖衣炮弹。汽车都是这样,何况是飞机,关键是自己要明白,不能糊涂。

  美帝的想法,亲,你们已经可以搞出大飞机了,但是还很稚嫩,来吧,亲爱的兔子,我现在手把手指导你怎么组装飞机,然后你们买下这些飞机充作民航用,这样大家一起赚钱,你好我也好。

  所以对于运十这个无底洞已经绝望得差不多的华国,当然就心动的不得了,他们或许并不清楚美帝橄榄枝背后的算计,但是孙祖杰就算知道也只会装作不知道。

  谁让美帝教得都是基础的东西,这玩意事实上比搞不搞得出运十都重要的多,跟和平典范一个道理。所以孙祖杰的想法是,糖要吃,尽量炮弹不收。

  因为他很清楚,红旗不行了,他可以花大价钱买回汽车生产线和相关技术,吃透了再想办法整出红旗,还有机会。

  但是运十下马了,就算是孙祖杰再精明十倍,也别想买回大飞机生产线,想买到技术,也同样难上加难。有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这就是差距。

  至于记忆中,麦道完蛋了怎么办,孙祖杰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任何决策都是这样,他不可能强求所有的好处都占足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