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那一方斜阳【3/3】_文坛缔造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渡期的牺牲者”,而是跟随那旧的道德一起毁灭的、最高贵的、贵族。

  “牺牲者。道德过渡期的牺牲者。我和你一定都是如此。”

  此话所指的“牺牲者”则是如同和子与上原一般怀抱纯粹,却忍痛将其割舍并发起革命之人。

  和子的革命是背弃道德生下上原的孩子。

  上原的革命是贯穿他“贴着标签的不良”精神。

  和子在寄给上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我们(和子与她的胎儿)会与旧的道德战斗至终,像太阳一样活下去……革命还完全没有进行。还需要更多更多的、可惜又珍贵的牺牲。”

  陈熙和刘温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他们能够想象出那种战争,新老思想交替的惨烈。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别国,但是,总感觉他们亲身经历了一般。

  要是叶怀瑾出生在那个时候,也许,是一个革命思想家吧。

  陈熙和刘温延对望一眼,都没有说话,因为叶怀瑾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倾斜的太阳是贵族的黄昏、革命者的黎明。

  通过人间失格,他们知道了在那个国度有一种人叫做贵族。

  《人间失格》可以说是对一位贵族的心理的聚焦与放大,但同时它跟《斜阳》又完全不同。

  在《人间失格》里,叶怀瑾把有关的时代背景故意留白、集中描述主角的心理,为的是展现出“贵族”不仅仅存在在战后的社会里这一概念。

  他故意遗漏一片拼图,进而使得整幅图更为完整。

  理想的纯粹与现实的浑浊之间的斗争一直存在;漫天战火在人的心中、与时代无关。

  这一刻,等到叶怀瑾把这个故事全部都讲完之后,两个人懂了。

  他们的心中那种沸腾的情绪,再也无法抑制住。

  他们不由得为眼前这个少年身体当中潜伏着的伟大的灵魂而感到敬畏,而感到敬佩!

  毫无疑问,这种人,就是时代所孕育出来催生新思想,过度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恍惚之间,因为刘温延对文学有些极其敏锐的嗅觉告诉他,很有可能,眼前的这少年,笔下所诞生出的文学,极大程度上,会用他自己的名字来命名。

  叶怀瑾文学——永恒的青春文学。

  因为,似乎总是同时也只可能在叶怀瑾的作品当中找到一个主人公。

  一个保持了纯粹性却长不大的“永远的少年”。

  即便从封闭的自我走向了广阔的社会,走向了成熟,而不能不向他挥手作别。

  但这个“永远的少年”也总是会在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唤起一种深深的战栗和乡愁般的情愫。

  让他们管窥到人性的渊薮,点燃他们潜在的创造激情。

  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也必定潜藏着一个“永远的少年”原型。

  叶怀瑾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头低垂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熙有些战栗,她感觉,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