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耀祖,不得已考功名。说起来枫林兄也很苦闷。”

  “他如今年过半百,不服元廷,却当了大半辈子的元廷百姓。他胸怀韬略,却又没有明主,真是可惜了一身才华。”

  李习显然对朱升了解更多,此时此老代表了许许多多儒生的心态。

  对于大元朝,他们是矛盾的,对于起义军,更是矛盾的。

  到底该怎么选择,他们更是举棋不定。

  张希孟默默听着两个老头的介绍,表面上耐心听着,可实际上早就心潮澎湃了。

  朱升!

  提到了此人,就躲不开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毫不夸张讲,正是朱升点破了朱元璋夺取江山的关键。

  其实张希孟跟老朱聊得内容,规划的政策,也不脱这九个字。

  朱升这老头,绝对值得拉拢。

  而在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得到此老,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首先朱升帮助朱元璋,劝降徽州守军,避免了生灵涂炭。

  但是朱升并没有立刻归附朱元璋,而是返回了歙县,随即朱元璋攻打婺源,又遭遇麻烦,就又想到了朱升。

  他这一次亲自登门拜访,朱升玩了个绝的,他人走了,只给朱元璋留下了一个锦囊,结果朱元璋依照锦囊,打下了婺源。

  这回老朱急了,这个人一定要得到。

  他乔装成商队,突袭朱升,把老头堵在了家里,问他如何平定天下。

  朱升说出了九个字,随即被老朱请出山,辅佐朱元璋……

  看到这段故事,是不是很眼熟……诸葛亮只是写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史书也只是写了凡三往。

  三国当中,经典的三顾茅庐又是哪来的?

  大约就是仿照朱元璋拜访朱升的经历……凑巧的是这两段故事,都给出了平定天下的方略。只不过人尽皆知的那一次,中道崩殂,并未成功。

  倒是不为人知的这一次,开创出赫赫扬扬的大明朝。

  所以说三国演义好坏姑且不论,但真是混淆了不少历史。

  要怎么把老头弄出来?

  张希孟思索再三,他肯定没工夫玩三顾茅庐,而且他又不是朱元璋,他去了估计也没啥用。

  谷/span像朱升这种老儒生,什么都清楚,正如分析的那样,他是不喜欢大元朝,但是他当了大半辈子大元朝的人,想让他出山,对付大元朝,必须要给他一个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朱元璋是拿真心诚意,打动了老先生,张希孟反复思量,却是没有这个本事。

  但他转念一想,似乎又有了思路。

  “陶老,李老,我可以给枫林先生写一封信,大约能请他出山,希望你们能派个领路的。”

  陶安见张希孟颇有把握,他也没说什么,就把杨天阳叫来。

  张希孟这边又把蓝玉叫来了。

  很显然,蓝玉已经成了张希孟的专用跑腿的,送信小哥了属于是。

  “先生,人家可说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