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世家谋划(求订阅,第三更)_开局楚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上杜绝了底层百姓,参加的可能。

  但世家不同,世家向来以经学传家著称,千年的底蕴之下,很多家族藏书之丰富堪比国家,其中不乏珍本、孤本。

  世家子弟也不缺乏名师的教导,也有足够的家产让家族子弟安心学习,不必困顿于生活衣食。

  在这样全方位的资源优势下,庶族也很难与世家竞争。

  那些泥腿子(庶族地主),比起世家的文化底蕴差了很多。

  真的科举实行下来,每次考中的名单当中。世家占据八个,寒门占据两个,朝堂之上尽数是世家之人。

  即便偶尔一两个幸运儿考中了,成为其祁同伟,也是被边缘化。

  杨素说道:“你不要参合其中,他们不会成功的。我有预感,陛下在钓鱼……可能那些参加的世家当中,就有皇帝的人!”

  “那些喊口号积极的人,可能掉头就把你们卖了!”

  “咱们这位皇帝阴着!”

  杨玄感道:“陛下要如何?”

  杨素说道:“陛下要打压世家,可很多世家若是老老实实,陛下也无从动手。故而要给世家破绽,让世家看到机会,到了那时,陛下就能杀猪了!”

  “杀猪!”

  听着这个名词,杨玄感莫名的悲哀:“难道,就任由皇帝欺压我世家!”

  杨素道:“魏武帝拓跋焘活着,世家谁敢造反,谁造反谁死。陈霸先活着,世家也无人造反!”

  “我们这位陛下活着,也没有人能造反成功!”

  “只可惜,人都是会死的。”

  “陛下能压住世家一时,却是压不住永远。世家与皇权之战,争的不是一时,而是漫长的时间。”

  “皇帝能压住世家,可太子未必能!”

  ……

  车辚辚,马萧萧。

  大军沿着运河,缓慢的前进着。

  项羽端坐在马车上,正在批改着试卷。

  “不好,不好,考中的世家为七八,寒门不足一二!果然,寒门难出贵子!”项羽微微叹息。

  看着这些试卷,就是烦恼至极。

  科举的目的,主要是打压世家。

  可早期科举对世家打压较小,反而是壮大了世家。

  只有到了宋朝,科举才有打压世家的作用。

  在宋朝,活字印刷术普及,导致书本普及,教育成本下降,识字人数增加。同时,宋朝加大了进士录取率。

  每次考试,唐朝录取的进士仅仅是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没有,典型的宁缺毋滥。

  可宋朝每次录取的进士,至少在百人以上,又是大笔一挥,尽数通过。

  世家底蕴深厚,培养的子弟确实有更大的可能通过科举,但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庞大基数的平民自然占据优势,庶族出身的官员迅速超过世家,在朝堂中占据优势。

  当然,宋朝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新的世家诞生。

  当平民通过读书和科举成为官员后,那他就已经脱离了平民的身份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