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8_红楼炮灰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这个话题,认为地价上升如此之快,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粥少僧多。供不应求。京畿总共才这么大的地方,却是本朝第一大城,容纳了超过百万的人口。上面的官吏们需要土地。下面的百姓们也一样需要土地。官宦之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打理家业,也不可能插手商贾之事。这土地自然就成了首选。而且,但凡有些体面的人家,为了家族传承,为了儿女,也会广置庄子田地。”

  皇帝点点头。不要说别的,就是皇子妃们进门的时候,这嫁妆里的田地庄子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就是他曾经专门下旨,要求控制皇子妃们的嫁妆,这些陪嫁的排场依旧不见精简,尤其是嫁妆里面最能够代表体面的庄子田地反而更加多了。总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孩子不是?

  就是皇帝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种现状。

  “官宦之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依赖着土地过活的百姓了。”林黛玉的声音里面难掩地低落。以她的年纪,本来是该无忧无虑地玩乐戏耍的日子,即便没有贾母跟前的探春和史湘云那样自在,至少也不用思考这么多。但是林黛玉毕竟是林黛玉,天生聪慧,又生来心思细腻,有些事情她既然知道了,就不免多想些个。

  右相带着微不可察的急躁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如何改变呢?”

  林黛玉道:“大人,土地只有在有人耕作的时候,才会有收成,才能够缴纳上赋税。如果没有人手耕种,那么再好的田地也会荒芜。”

  “说得倒轻巧。难道你能让天底下的百姓们不用耕田不用种地么?”

  “百姓谋生之路的确不止一条。晚辈在学习管家一事中发现,同样的一亩地,如果用来种植作物,只需要少少的两个人就能够打理过来。而这一亩地,一年的出产也不过是麦子两百余斤,或者是稻谷三百余斤。根本就不能满足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但是如果是用来建立作坊的话,光纺纱作坊就可以容纳数十人。臣女认为,如果有足够的作坊,就能够吸纳足够的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百姓生活的安定。”

  虽然说世人多有看轻工匠的,但是看在作坊能够吸引足够的人手的份儿上,就连皇帝也点了头。

  朝廷每年用在安抚流民的上面的钱粮可少。但是,这些银钱根本就不够用,每年每年,涌向京师的流民们依旧不见少。不要说安置流民的直接费用了,还有药材房舍等物资,大夫差役等人力,还有减免的赋税和鼓励流民返乡的各种物资,可以说,朝廷花在这上面的钱粮,就是让所有的流民都吃饱穿暖过上两三年的舒舒服服的小日子都够了。

  可是实际上,朝廷依旧为灾荒焦头烂额,那些百姓们依旧生活困苦,灾荒一起,流离失所的依旧数不胜数。

  就是皇帝自己也知道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