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蒸汽火车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支持,他的想法自然就是将蒸汽机用在获利丰厚的运输环节。

  徐光启为两艘宝船装上蒸汽机和明轮,也算是度以蒸汽机的一种运用,但那种简单的运用毕竟只能在海上使用,如果是在陆上运用就要复杂一些了。朱聿键只是个理论家,但幸好在徐光启制造蒸汽机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足以做到任何他想象出来的东西。

  火车的图纸很快被画了出来,尽管工匠们想想不出这样一个东西有什么用,但还是照样做了出来。因为需要更大的卧式锅炉,这让工匠们着实头疼了一阵子。毕竟这个时代的焊接工艺尚不发达,无法制造这种高压高温的容器,要想制造锅炉只能用铆接。

  铆接同样不是轻松的事情,因为在铆接的时候有任何一条铆钉出现松动,高压锅炉都会出现漏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干脆不顾锅炉的重量,做成了两层外皮的锅炉,在两层外皮中间,固定密密麻麻的炉撑,最终解决了蒸汽机锅炉压力的问题。

  硕大的钢制锅炉、蒸汽机、连杆,以及同样硕大的纯钢轮子,每一样都透露出工业化时代的骄傲与辉煌,而铺设在地面上的,利用石子、枕木固定的工字钢铁轨,让朱聿键感到非常满意。

  本来徐光启建议先铺设一条两里长的铁路做个试验,朱聿键却是完全不同意如此小家子气。他经过了反复演算,又结合了后世对蒸汽火车的认识,他自认为有着绝对的把握。结果第一次试验就铺设了从综合研究所到军事研究所,总共四十多公里的铁轨,花费高达二十五万两白银。

  如此大手笔的试验,让财政部也心疼不已,不过朱聿键却并不在乎。未来铁路能创造什么样的利润,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早一点投入这项产业优势非常明显。

  随着呜一声汽笛响起,火车缓缓离开了综合研究所的展台,为了能够真实体现火车的性能,除了火车头后面的煤车以外,还加挂了十节货运车厢,分别运送从日本进口的硫磺和硝石。这些东西足有600吨左右,如果从宁波直接运送到军事研究所去,要使用两百多辆四轮马车。然而为了试验,这些东西被先送到了比较近的综合研究所新建的站台上,被工人一点点搬运到了火车的货车厢。

  令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吃惊,整整600吨的货物,竟然被十个火车车皮装下了,而且看上去似乎还有余量。看着这么多货物,徐光启甚至几次咨询朱聿键,知道他保证火车的确开得动,他这才放心。

  随着驾驶员缓缓松开刹车,火车头拖带着十个货车车厢,缓缓离开了站台。这次运货可是盛况空前,不少人都在站台上翘首以盼,等着看蒸汽火车的回归。朱聿键也坐在站台上闭目养神,等着火车回来。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铁路上却连个影子也没有,徐光启等人变得越来越焦急,不少人在窃窃私语,讨论着蒸汽机如此非常规的运用,是否真的能如朱聿键所说那般起到效果。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