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军粮问题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人牛一头,此外还有硬盐块、粗布醋干、醋蒸饼、干豉等名目繁多的配置,基本上是因地区而异。

  不过这样名目繁多,营养均衡的军用口粮仅仅是明初时期的配置,随着国力日衰,军用口粮也在趋于单一化,到了现在只有每名士兵每日糙米一升尚能保证,至于副食就只能靠自已了,一般军中只能就地采集野菜或者打猎补充副食。

  朱聿键的唐勇与明军不同,在驻扎的时候,一般都是大米饭、蔬菜和肉食均衡搭配,有得时候还能配给少量米酒。这样的口粮待遇,也是唐勇士气高昂,各个身强力壮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样的食物配给在自家的地盘上还没有问题,在野外环境下就不可能保证了,因为那些新鲜事物的保质期实在太短,后勤根本不可能承受每天运送新鲜菜肉的重担。更大的问题是朱聿键的目光在海上,他要解决长时间航海的过程中,保持食物不腐烂的需要,另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就是败血症。

  长期航海的船员之中,非常容易出现败血症,这是欧洲大航海时代一直无法挥去的梦魇。根据那些葡萄牙工匠所说,1593年的时候,英国总督理查德•霍金斯曾经向上级报告,英国有一万名水手死于败血症。1498年瓦斯科率领一支舰队航行到非洲好望角的时候,160名船员中,竟然有一百名得了败血症。

  这个时代的科学不够发达,人们无法解释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少人将之归咎与某种来自海上的神秘传染病,甚至是某种诅咒。但来自后世的朱聿键却很清楚,在这个没有制冷设备的年代,长时间航行的海船无法携带蔬菜水果,船员们只能吃硬饼干和盐腌肉,造成了维生素缺乏症,这才是败血症的由来。

  朱聿键的计划是在宽广的太平洋上,那里有着无尽的海域和动不动就长达数个月的航行里程。如果船员在航行中无法摆脱败血症,就会白白损耗自己的战斗力,这对于朱聿键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在春暖花开之后,他就打算派出舰队前往朝鲜,这也算是第一次海上远征了。

  正是因为对这次远征的重视,朱聿键在听到葡萄牙人描述这种可怕的败血症之后,他更要好好研究一番了。科学研究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找到方向,一旦你有了明确的目标,研究的劳动强度会大大降低,而朱聿键最大的便利,就是有这样的目标。

  朱聿键对军用食品没什么研究,不过他也知道后世超市里能买到的那些肉干、压缩饼干和方便面,当初都是作为军用食品使用的。有了这样的研究方向,自然就简单得多了。

  在召集了不少火头军帮忙之后,朱聿键很快仿制了锅盔这种便携的饼。不过为了能够更容易让士兵消化,他要求制作的锅盔面粉必须经过发酵。这样一来,锅盔的外部坚硬没有水份所以保存时间长,内部则较为柔软,而且多气泡结构,哪怕干了以后也容易下咽。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