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背叛的代价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你说报纸上的民主政体?那是我故意掀起来的风潮,为什么要打压?”朱聿键反问道。

  “什么?”宋献策惊得瞪大了眼睛,随即他想到了一种可能,当即叹息道:“王爷以这样的思潮推动改朝换代无可厚非,只是代价太高昂了些,将来就算王爷成了皇帝,也很难刹住这股风气,这是遗患无穷的事情啊。”

  “谁说我要当皇帝?谁说我要刹住这股风气?我所想要做得就是在国内实行民主,全面推动政体改革。”朱聿键解释道:“你难道不明白吗?从我们普及教育开始,以前的那套统治做法已经没用了。百姓们有了文化,各种思潮就会接踵而至,皇权以愚民政策治国是不可能了,未来百姓会有更多的政治诉求,不可能让国家再由一人决断。”

  “这……”宋献策听得有些发傻,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听着朱聿键的解释,他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全国百姓都有这样的政治诉求,继续用古老的皇权那一套去束缚百姓恐怕会适得其反,说不定看似强盛的新大明帝国会因此而轰然倒塌。

  “王爷既然早已想到普及教育的危害,又推动这样的思潮,必然是有解决的方法?”宋献策想到朱聿键的种种做法,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

  朱聿键笑道:“当然有办法,我早就计划好了,未来大明帝国将变成君主立宪制国家,同时还要兼顾民主集中制度。我只是提出一个框架,具体的还需要大家进行细致的讨论补充,反正今后我也没打算再搞皇权至上那一套。”

  对于朱聿键的想法,宋献策也感觉有些发傻,这与他一直以来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消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

  朱聿键在谋划着未来国家的政体,北京城内却在考虑着政权的存亡。哲哲每日长吁短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她主持后宫绰绰有余,但要执掌国家却已经超出了她的能力。比起束手无策的哲哲,在八贤王府耳濡目染多年的布木布泰却要老练得多,这些日子她垂帘听政让朝廷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令朝中文武也大为佩服。

  “启禀皇上、太后,唐军突然进攻山西和永平府,似乎有袭击豪格和阿敏后路的意图,臣以为不如结连唐军平灭叛逆。”在朝会上,索尼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绝对不行,如今我们占据着大义名份,豪格与阿敏都是叛逆之臣,这是以顺诛逆必然取胜。如果与唐军联合起来,这就是勾结外敌的罪名,反而给自己找麻烦。更何况豪格与阿敏只是疥廯之疾,唐军却是心腹大患,等到和两股叛军被平灭之后,唐军又该如何抵挡?”多尔衮的眼光却远大得多,当即出班表示反对。如今他交卸了兵权,当上了一名文官,这反而让他放下包袱更能够影响国家政局了。

  “如今豪格与阿敏都达到了北京城下,这不能算是疥廯之疾吧。”洪承畴忍不住提了一句,如今叛军兵临城下,朝廷军队节节败退,他这个兵部尚书的责任最大。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