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低保金与保险制度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贫困的省份列为第一批重点目标。

  发放低保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宣传已经铺天盖地的展开了,而且封地的国务院发布正式政府声明,虽然统计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结束,但对于低保救助将从弘光元年一月开始补发。

  八贤王府居然给贫苦百姓发粮食,而不是想他们征收赋税,这样的事情亘古未有,封地内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本来还有些抵制民政部进行户籍统计的地方,纷纷配合着工作,尤其是那些穷苦百姓就怕拖延的了工作迟发低保救助,表现得非常积极。

  国务院各部门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在封地内全面铺开了各种工作。首先是宣传部工作为先,虽然信号塔还需要建设,但各地开设的新电台已经开始播音了,它们的覆盖范围都不算大,却能同样成为国家法治和政策的宣传阵地。

  那些电台暂时覆盖不到的地区,报纸站点已经进驻了,利用火车和马车,甚至是民用热气球运送的报纸,每天向着周围地区发售,让当地人了解国务院的各项优惠政策,激发百姓的工作热情。

  新的工业区正在布局,农学院出产的各种良种也被发放到位,各地迅速安定了下来。低保救助对那些底层的贫困百姓很有吸引力,但对于那些有地尤其是富裕阶层的人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封地内可不是只有这一个优惠政策,对于那些有地的平民,低廉的农税给他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而对工厂建设的优惠政策,以及证券交易所的吸引力,却让有产阶层趋之若鹜。这些优惠的政策也都随着报纸和电台的普及,向着整个封地传播。

  应天府的弘光小朝廷并不知道封地内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还沉浸在八贤王同意换地的美梦之中。马士英和阮大铖更是自诩神机妙算,认为自己识破了八贤王的诡计,没有要临近清军的土地。甘肃虽然贫苦一些,每年所得很少也总比没有强,更何况有唐军四面守护,他们连驻军都不需要,这又能节约一大笔费用,何乐而不为。

  弘光小朝廷的官员们就在这样的美梦中,等待着三个月后唐军交付地盘,趁着这个机会,封地内埋头稳固着自己的地盘,在新占据地区建立起预备役系统,建立新的学校和医院,并加快各地基建建设和人口统计。

  从基层传上来的消息是喜人的,经过新的人口测算,八贤王封地所掌控的土地上,不算那些劳务公司的奴隶,人口也已经突破了三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繁华的江南地区并入封地,让封地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了起来,这也造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一直打不开局面的华元纸币终于开始大幅度流通了。

  在历史上的明朝末期,虽然北方各省因为粮食绝收而动荡,但整个大明的国民生产总值依然达到全世界的六成,如此繁华富庶的基础,基本上都在江南之地。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