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 战火中打磨出来的清军_18世纪全面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清军,迅速做出了反应,在刚刚进入远东地区的矮人一族整顿内部,适应新世界,安排广州一战俘虏人类,建立矮人——新世界人类统治阶层的时候,将除了亡灵前线之外,所有的部队都集中起来。

  如今,已经完成全面动员的清政府,除了扩编了不少绿营军之外,还通过地方士绅阶级,组建了大批团练军。

  这些团练部队原本战斗力不强,就是武装起来的民兵而已。

  然而,****们对这些地方汉人士族色彩极为浓厚的团练军打心眼里不信任,变着法逼着各地的团练军,轮番上前线抵御亡灵军。

  结果现在的团练军,几乎都具备了实战经验,战斗力丝毫不弱于脱胎换骨的绿营!

  为了提升战斗力,清政府早已开放抬旗的门槛,并且将包衣奴才大肆武装起来,派往战场,用抬旗作为鼓励他们作战的动力。

  或许在后世人眼里,抬旗并不算什么大的恩惠,但对当时的包衣奴才而言,抬旗可以说是他们人生中的最高梦想!

  而且,八王议政体制下的抬旗,都是直接归属到八个王爷旗下,相当于一步登天啊!

  如今皇帝一脉已经无权无势,沦为了橡皮图章,八大实权****旗下,就是曾经的天子奴下啊!

  别小看满清政府的奴才文化,清政府能团结统治大多数汉人,靠的就是奴才文化!

  人人以奴为荣,如果能成为****的包衣奴才,社会地位比起那些汉人大臣也不低了!

  毕竟,汉臣是外人,奴才是自己人啊!

  理所当然的,按照清政府的体系,绿营兵想要抬旗,首先要成为包衣奴才,然后再立功获得抬旗机会。

  于是,在放开的军功体制下,八王议政建立了公开透明,军功激励丝毫不亚于当年八旗入关前的军事进阶体系。

  绿营——包衣奴才——抬入汉军旗!

  正是这一套清晰明了的军事制度,极大的激发了汉人的奴性文化,争先恐后的为旗人老爷卖命,保住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至于团练军,则是另一套体系,倒不是说****们小气到不给团练军抬旗的机会。

  而是这些团练军都是自成体系,军官基本上都是地方豪绅子弟,当兵的不是他们的佃户就是宗族控制下的壮丁,凝聚力非常强,类似于李维上辈子的湘军。

  所以,团练军很难被拆解,不是权力无法延伸,而是清政府发现强行将团练军将兵分离后,战斗力立马下滑成一盘散沙,在战场上连当炮灰都不称职,还会开罪地方士族,打击他们自备粮草军械组建团练军保家卫国的积极性……

  反正清政府在团练军身上投入不大,干脆放开手脚,让他们维持自己的体制,只要在战场上听命调用即可。

  于是,弱的团练军被清政府当作炮灰,强的团练军被清政府当作雇佣军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