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5 海权崛起_18世纪全面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合王国的军事力量抱有极大的质疑。

  其中最大的损失就是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刚刚成型的印度殖民统治,在第五次反法战争结束后,突然出现大规模叛乱。

  叛乱的首领都是印度的土邦贵族,他们在得知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果后,以为不列颠人的战斗力不过如此,想要谋求印度独立,摆脱不列颠的吸血鬼统治模式。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叛乱刚爆发不久,印度叛军就被不列颠的红衫军打的节节败退……

  很显然,印度土邦贵族只知道第五次反法战争的结果,并不知道具体过程,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欧洲战场的残酷与枪炮的普及度。

  以至于绝大多数印度土邦贵族,还在用滑膛枪搭配冷兵器的战术对付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红衫军。

  结局自然是屡战屡败。

  在野战中,红衫军甚至打出教科书式的胜利。

  先利用火炮优势将敌军阵列打垮,然后步兵压进,对其进行最后一击,骑兵在跟进扩大战果屠杀溃兵……

  就是这种简单的战术,将兵力永远占据优势的印度土邦叛军打的丢盔卸甲,再次认识到不列颠老大哥的强悍……

  不得不说,印度土邦贵族们选择的叛乱时机实在是太愚蠢了,偏偏选在第五次反法战争刚结束,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可以将精力从欧洲战场抽离的时期。

  对付印度次大陆的叛乱,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甚至不需要扩军,只要将欧洲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红衫军往印度次大陆运送过去,就能教会那些印度土邦贵族该如何做奴才。

  印度次大陆的叛乱没有动摇到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反倒是让整个中亚都沉浸在欧洲白人的恐怖战争能力上。

  其中受到感染最强的不是印度人,而是中亚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的高层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欧罗巴战场上作为战败方的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陆军都这么可怕,那作为战胜方的欧罗巴联邦帝国的军队到底有多强?

  除了胡思乱想外,中亚北方游牧民族的惨败,也给波斯帝国敲响了警钟。

  被李维赶到中亚的亚历山大一世的追随者和农奴们,武装重整的军队,在中亚这片战场重新找回了属于‘乌拉’的荣耀。

  刀头舔血的游牧骑兵,面对残兵败将重组建立起来的俄罗斯王国国防军的枪炮,被毫不留情的碾碎成一地尸体,一个个月中亚游牧部落屈辱的接受亚历山大一世的征服乃至奴役!

  依靠中亚游牧民族的鲜血和财富,亚历山大一世带领的团队总算恢复了些许战争创伤。

  只不过,这种恢复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俄罗斯王国已经丧失了欧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即使是他们携带的武器弹药,也是打一发少一发,补给十分困难,只能用掠夺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