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 奥斯曼入场_18世纪全面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古代了,哪怕是21世纪,单看那些当官的薪水,也就比普通人生活好一些罢了,然而人家一个个比富豪好阔气!

  哪来的钱?

  不过,贪官的智慧在进步,反贪的智慧同样与时俱进,中央政府无法解决人类内心的贪婪本能,那就从其它方面着手。

  你贪污受贿,不就是为了敞开了花钱享受么?

  好,那就从你的日常开销开始查!

  你收受贿赂不好查,你花钱总能查到吧。

  如果敢贪不敢花,那贪那么多钱有什么意义?

  这总应该能解决贪腐问题吧。

  于是,诞生了大量的洗钱途径……

  然后,贪官们开始将金钱挪用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乃至在国外购置大量资产!

  …………

  果不其然,亚里士多德政府的‘高义’举动,顿时让很多地方军阀们放下了抵抗的心思。

  说白了,他们拥兵自重不是真的想要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作为既得利益者,谁不想要把这份富贵安安稳稳的享受下去,传给子孙后代?

  真要是打起来,怎么看都是荣誉军团的赢面大啊!

  能成为一方军头的,大部分都不是脑子发热的蠢货,面对英国人的政治诱惑,纷纷婉拒,开始响应雅典政府的号召。

  大家人人有官做,亚里士多德看起来也比较和善,为什么还要打一场失败概率很大的内战?

  只要交出兵权,再差的军头也至少能混个地方警察局局长啊!

  这可是一座城市的警界老大!

  有了第一个放下兵权,被妥善安排的军头后,其他军头纷纷效仿。

  那些军头的兵也开始进入筛选阶段,亚里士多德政府先是对士兵们的参军意愿进行了调查,不愿意当兵的可以立刻回家!

  武器装备要上缴,上缴的士兵可以领一笔安家费回去。

  一切安排的都井井有条。

  伦敦政府看到这一幕后,只能无奈放弃在希腊地区搞事情。

  伦敦政府本就没有对掀起希腊内战抱有太大希望,原因很简单,亚里士多德在希腊的名望太高了!

  而且亚里士多德没有什么黑历史!

  如果是李维使用这种安抚政策,那些地方军阀保证一个个都拼死捂住自己的兵权,绝不会交出枪杆子!

  这时候,就体现出一个领袖个人信誉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从政以来维持的个人信誉形象,在这一刻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人认为亚里士多德会翻脸不认人,推翻他给出的优厚待遇。

  对于那些想要继续领兵作战的地方军阀,亚里士多德甚至给他们在新成立的希腊国防军中安排了职务,军衔都跟他们原本的军衔平级,没有任何下调!

  这可真是仁至义尽的举措,得到了那些希腊军头们的一致好评。

  不过,亚里士多德政府一直坚持希腊共和国的完整性,杜绝军队中出现山头主义和分裂主义,所以没有将那些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