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章 强权治理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业才会繁荣。

  经过罗文天提醒后,秦川决定把所有店铺和作坊都放出去,一是直接卖掉,二是出租,三是承包,不论出租还是承包,都可以在一定年限之内以一定银两或粮食彻底买断。

  如今岚城的几十间店铺和作坊也按这种办法处理,但收效甚微,因为百姓们都怕朝廷打回来,或者把秦川调走,到时候朝廷秋后算账,把那些店铺强制收回给那些大户人家的幸存者,或者直接收归朝廷的话,他们可就亏大发了。

  静乐城告示贴出去十多天了,拢共才租出去三间店铺,岚城的更加,告示贴出去三天竟然无人问津。

  秦川并不着急,等朝廷恢复他大明武将的身份,等战事平息下来,大把多人抢着要。

  对于岚城和静乐的政务,秦川没搞太多乱七八糟的,依然延续明朝的县衙管理体系,知县管所有,县丞和主薄当副手,分管钱粮赋税等,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是朝廷六部的缩影,分管具体的相应政务。

  还有皂班、快班、壮班三班衙役,其中皂班的皂卒管县衙内的秩序、升堂审案的秩序,知县等官员出行时负责跟班保护。

  快班的捕快负责调查刑名案件,缉捕罪犯等等,壮班管城防,看守城门、仓库等。

  除此之外,还在有需要的地方设置巡检、崔粮、治水等各种司所。

  总体来说,明朝的行政和公检体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还是比较完善的。

  秦川既不裁撤,也不增加任何行政单位,只把兵房空置出来,兵马城防由关帝军全权接手,壮班衙役也听从关帝军营官的调度。

  民政方面也依然保留里甲制度,但废除了粮长,改为村长,还废除了徭役制度,改为有偿征募民工。

  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人才,严重缺乏基层管理人才,全靠自己和王继宗领着一帮临时培训出来的基层官员东奔西跑。

  岚城和静乐城还好,因为原住民没有太大变动,还算平静,但岚县八个村寨和静乐的三个村寨就乱糟糟的。

  主要是住房分配和建设、田地分配等涉及利益的问题,有人想住大户家的青砖瓦房,有人想要毗邻水源的肥田,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争吵甚至厮打斗殴。

  秦川压根没想过要绝对公平,这玩意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要迅速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只能依靠强权,绝对的强权。

  于是,吵得凶的那些乡民都被拖去打了板子,厮打斗殴那些,不光打板子,还得关小黑屋,美名其曰“坐牢”。

  关帝军一顿操作猛如虎,那些乡民很快就乖了下来。

  然后,秦川和王继宗再根据情况稍微调整一下,比如分到青砖瓦房的,得帮没有住房的人盖房子,分到肥田的,亩数相应减少一些,分到贫瘠旱地的,亩数相应增加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