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0章 女德进化论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谢凤武就插不上嘴了,只得闷头吃菜。

  何欢也喝了一口酒,道,“自从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礼记》问世以后,对女子的言行就逐渐规范起来了,如《礼记•曲礼》就有规定:‘男女不杂坐,不同椸,不同巾栉,不亲授。叔嫂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棞,内言不出于棞。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刘慧明听得云里雾里,何欢只好又解释了一遍。

  刘慧明哦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何欢吃了口菜,接着说,“后来历代又有著作专门论及女子德行,比如《晋书•列女传》云:‘夫繁霜降节,彰劲心于后凋;横流在辰,表贞期于上德’,把女子的贞洁作为‘上德’。

  《北史•列女传》序也说:‘盖女人之德虽在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唐朝把《女论语》作为女诫,第一章就有‘女子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之语。

  宋司马君实的《涑水家仪》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外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言,传致内外之物。

  《郑氏规范》对女子的规范足有一百六十八则: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以乱上下之分,违者责之。若年四十无子者,许置一人,不得与公堂坐。家中燕享,男女不得互相劝酬,庶几有别。若家长舅姑宜馈食者……”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