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慑气爆现场_娱乐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期制作时,只需要把这些零碎的画面根据各个角色粘连在一起,看起来还是有浑然一体的效果的。

  这就是跟原版相比,刘清山这一版本独有的优势,他脑海里的完整画面,能尽可能保证保证几乎每一镜头的一次性拍摄完成,这样一来也就省去了大笔的重复投入。

  而且原版电影里,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部分模仿的痕迹比较重,比如之前那场攻坚战,战士之间配合着做出的西方式的战术手势,就明显存在着模仿痕迹,也跟历史不相符合。

  那时候的军人大都是些泥腿子出身,作战经验再是丰富,也绝不可能学到西方战术里的那些东西。

  况且这时的军人构成比较杂,许多刚被俘虏的国民军,在阵前动员教育后就会马上投入战斗,这就是这部电影里很著名的那句台词来处,“打烂了整编,打胜了也整编”。

  试想如此身份复杂的人员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使用战术手势的可能?彼此间从前就不属于一个序列好吧!

  除了这些,这部影片也直接抛弃了,之前内地战争电影上的英雄们临终前都是满脸的大无畏,满身窟窿眼还要郑重地交最后一笔党.费,追悼会开得既隆重又壮烈,还有那么多的人举着拳头要为你报仇的拍摄方式。

  战争是残酷的,打仗死人会死得那么难看,死得那么难受,满地的残肢断腿,人会被炸得血肉横飞。

  子弹打进人体,也不再是用红墨水染染的那么简单醒目,而是断肢断肠满天飞的场景。

  真实的战争之残酷,就是无所不在的血腥味,断腿、肠子四飞乱溅,观众们看到的效果也只会有想吐的感觉!

  当然这种场面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但只要不再出现敌军坦克进攻时,站在炮塔后面使用机枪扫射的这个场景,就不会再有人会想起,是不是跟《兄弟连》中巴斯托尼之役美军坦克出现的场景似曾相识了。

  因为这些情节设置,同样与当时的国情不符。

  把这些并没有多少实际必要的情节做了改动,才算是华国终于有象模象样的战争片了,同时这也是那个老年军人观摩团按捺不住心中迫切期待,跑来这里围观的原因。

  他们就是那种真正经历过生死的战士,每个人的脑海里不允许自己的相关记忆跟历史出现偏差,那些小儿科一样的内地英雄片也早已看腻了的人,可不止普通观众。

  通过对讲机,刘清山跟金万昶再一次确认了事先的准备工作是否就绪,以及道具摆放的是否到位。

  这支寒国特效团队,还同时肩负着很大一部分的道具提供,其中包括百余个用作战争死尸的假人和一些假的枪支弹药模具,就是他们在寒国制作完成后空运过来的。

  几分钟之后,随着刘清山的一声令下,极具真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