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4章 逆风行舟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到英国的茶叶运输竞赛,这种竞赛除了争强斗胜外,当然也有抢季节的目的。快帆船“羚羊”号与“塔平”号同时离开中国的福州码头,用九十九天的时间航行两万五千六百公里到达英格兰目的地,“塔平”号仅以早到二十分钟而赢得胜利,日平均航行两百五十公里,约合当下的五百多里!

  “陛下,这船能装下多少货物?”上官禧更关心的是载重量,抬头满脸期待地问道。

  “若是按照标准造成,船长二十余丈,满载的话应该能装载一万八千石!”赵大约估算了下道,他是仿造当年最有名的一艘美国飞剪船‘短衬衫’号制作的模型,其是由在美国飞剪帆船展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唐纳麦凯设计,其是波士顿的船舶设计师和制造家,先后研制了三十余艘具有高性能的飞剪船,载重量在千吨。

  “陛下,这艘船居然能装的下如此多的货物,岂不是一艘可以顶我们当下三艘大型海舶的装载量,可看着并不大啊!”万石海舶在当下大宋只有寥寥几艘,还都是用于军用,货船五千石已经是属于大型船只了,可上官禧看船的长度并不大,还是有些不大相信。

  “上官主事,不要只看船的长度,你看船的吃水线在哪里,若是建成足有两丈多深,可以装多少货物!”没等小皇帝回答,郑永拉着其,指着船底说道。

  “哦,原来如此,是吾不懂了!”上官禧讪笑着道。

  “这种船专司四海漫游,因此要求自带一年以上的各类补给物资,则需要庞大的底舱装进尽可能多的物资,因此这种船吃水很深,与我们现在用的福船结构多有不同,底舱不比这二层的楼阁低多少!”赵笑笑言道。因为当下大宋的船只多采用水密结构,进而影响到了载货量,而船身采用的是多层叠加机构,并采用斜肋板设计,以增强安全性,所以东、西方玩儿的路数是不一样的,也难怪其不理解。

  “唉,还自称乘船遍游东、西洋,却连这些也不懂。”郑永又揶揄其道,“因为为了船舶稳定性和大风大浪中的航行舒适程度,桅杆的高度决定于船舶的宽度和吃水深度,这船的桅杆高大,船体狭长,底舱自然要深的多了。”

  “呵呵,吾孤陋寡闻,不若郑都统在陛下身边见多识广,以后还要多多赐教!”上官禧两人在海上漂泊年余,自然早就混熟了,对其的嘲讽之言并不为杵,反而拱手笑道。

  “吾也是从陛下那里听了些皮毛,怎敢言教!”有皇帝在旁,郑永哪里敢托大,回礼后又转向小皇帝问道,“陛下,这船所用的帆索众多,从未见过,且这里为何不用一面大帆,而要分成两截呢?”

  “嗯……如此说吧!”赵沉吟片刻道,“当下的船只所用的船帆多为竹、苇,杂以麻布为主,权做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