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1章 另辟蹊径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赏赐功臣和土地调整的备用地。而官府要征用私人土地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并重新分配土地。

  如此一来,赵昺顺理成章的建立起了基层领导机构,把控制力伸向了最基层。去年在完成土地和人口的统计后,土地业已分配完毕,今年的夏税征收也已经开征收大半。但是看几个人的脸色,他就知道情况并不乐观。一问之下,果不其然,夏税虽能足额收取,商税却比往年下降了四成以上,也就是说吃喝“”够了,可零花钱不多,有个大病小灾的就得借钱了……

  “陛下,受战乱波及,今年靠港的外藩商船锐减,不及往年的四成。这导致诸多窑厂和丝织坊生产出的物品滞销,以致商税和关税皆大幅减少,此外采摘的茶悠地道。

  “陛下此言怎讲?”应节严却是面色如常地问道。

  “你们看,这么多的船泊在港中没有任何用,且还需有人看管。而船再放上一年半载就会朽烂,若是遇上大风也许会被损毁,那时就是一堆废物,白给都没有人要了。朕买了,你们就不必再操心,而且变成现钱充作国孥了,又何乐而不为呢!”赵昺摊开两手笑着道,一脸都是为你们着想的样子。

  “陛下要这么多的船做什么?”陆秀夫纳闷地道。

  “当然是做点儿小买卖,挣钱啦!”赵昺毫不隐晦地说道。

  “那又与我们何干啊?”陆秀夫不解地道。

  “怎么会没有关系呢?”赵昺放下手中的杯子道,“当下有两件大事要做,一者为皇兄建陵迁葬,二者朕也要娶媳妇,听说彩礼只黄金就要三万两。还有其它哪儿哪儿不需要钱,而内藏库花的已经没几个子儿了。刚才先生也说,朕的家事既是国事,我做个小买卖挣点钱,岂不减轻些朝廷的负担,这怎会与诸位无关啊!”

  “陛下说的不错!”陆秀夫点点头道。他知道皇帝的葬礼一般要花费国家总财赋的三分之一,而大婚同样耗费巨大,若是赶在一起,大家都得喝西北风了。

  “当然不错了,那么你们就将那些无用的破船做个价,便宜些卖给朕得了!”赵昺立刻接茬道。

  “那陛下打算做什么买卖呢?不会是要做海商吧!”应节严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追问道。

  “还是先生知我心,不过朕一定遵守法度,依制缴纳课税,绝不敢忘先生教诲!”赵昺向老头儿施礼道。

  “陛下……”应节严见小皇帝一本正经的样子,也被气乐了,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陛下做事虽然向来不拘小节,却从不玩笑。”刘黻笑笑道,“陛下购买诸多船只出海,一则可将我朝平凡之物化作金银;二则缴纳课税可为国家增加税赋;三则可使得诸多商贾追随陛下的航迹出海行商,为大宋赚取更多的财富;四则一业兴则百业兴,可以促使百姓加紧生产,户有余财;五则就如陛下所言,内藏库满溢就不会动用国孥了。”

  “看看,刘知事目光如炬,一眼便看透了朕为国为民之心啊!”赵昺指着刘黻夸赞道。

  “文相以为可行?”陆秀夫转向文天祥问道。

  “吾以为可行,陛下行事深谋远虑,又一向自律有加,绝不会做出与民争利,有损国家之事。”文天祥点点头言道。

  “陛下……”

  “先生不必多言,朕知道要有约法三章。一则朕绝不准下属之人以权势强买强卖,买卖要公平;二则不能仗势哄抬或打压物价,损害百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三则依制课税,遵守法纪,不行违法之事!”应节严还要说什么,却被赵昺打断,他知道老头儿担心自己胡为,想让自己在众臣面前做个保证……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