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7章 忙中有闲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地位重要的王。其他的如卫王之类的都是些小王,这同样适用于其它爵位。赵昺考虑国公已经是第三等爵位,可按照大宋的规定,只有皇帝的儿子才可封亲王和郡王,异姓不得封王。

  不过在徽宗朝有个例外,就是童贯这个死太监因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功也曾被封过郡王,可能也是考虑到其无子嗣可继承的原因在内。所以赵昺现在复国之战还未开始,而三人已官至极品,爵位也快到顶了,来日岂不封无可封,所以此次只是恢复了文天祥信国公和张世杰越国公的爵位,加封6秀夫为鲁国公。

  因为军改的事情还未落听,对于有功将士,赵昺是暂记功劳只赏不封,为以后的改革留下余地。而现在军改之事其实也提上了日程,现在已经太后看过提交给中书省进行堂议,其中最具争议的还是有关实施文武平行的品级官职,其它方面只需略做修正而已。但是随着那些名士加入行朝,在带来一股新风之时,却也让当前的态势变得微妙起来,他们多次上书给太后反对军改。

  不过赵昺反而并不心急了,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军改的问题,却是涉及到改变大宋三百年的国策,挑战了士人的地位,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而当下武人式微,想指着他们一力翻盘只有来场血腥的清洗,只是又会触及大宋的统治基础,以他自己现在的能力是难以完成治理国家的重任,且也不想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赵昺清楚武人的日子实在不好混,文官跟武将就是天生的敌人,如果文官的活干好了,武将就没什么事,也捞不到好处,而如果武将立功了,则说明文官是一群废物造成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文官通常会说武将的坏话,极力压制武将。

  但武人先也是个人,也有血有肉,可没人重视,且被文官们排挤。好不容易出现几位名将,却都难得善终,不是沉溺于酒色逃避,便是憋屈死,甚至死于牢狱。而统治者呢,一般也会更愿意跟文官亲近,因为文官听话好管理,万一武将造反,这事是最难办的。所以就重文抑武,用文官来节制武将。

  武将天然就比文官矮半截,本来就不对付,如此还得服从政治敌人的领导,结果可想而知。而武人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也将当兵吃粮只是当成了一种生存手段而已,以致战事一起,只要粮饷接济不上,战斗的结果往往就是一触即溃,仗还没打呢,军队就散伙了。

  军官的素质同样也不敢恭维,很多都是萌荫入伍,因为祖上当官所以也就当上了官,但才能跟祖辈却差的远了,有的甚至连手下多少兵,多少船,多少给养都算不清。所以根本没法打仗,这就是典型御敌无方,扰民有数,不光在大宋朝,放眼整个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