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1章 办报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无须再去缮抄。到了南宋小报更为流行,社会民众的阅读需求促使小报的行量与日俱增,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

  赵昺听到这些便已经意识到小报已经取代了朝廷的邸报,呈现出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端倪,和过去的邸报相比,宋代“小报”不仅传播范围更广,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具有了新闻特征。因而无论传播内容还是受众群体,都初步具有了近现代报纸的特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民办报纸……

  “陛下,是否要查禁这些小报?”郑虎臣看到小皇帝一会微笑,一会皱眉,可一会又点头,一会又摇头,试探着问道。

  “查封也只能制得一时,小报这玩意儿只要有钱可赚,便不会断绝!”赵昺轻敲案几道。

  “正如陛下所言只要有钱赚,那些报商就不会收手。但若是任其展,很可能会迅蔓延,进而失去控制,像今日泄密和造谣的事情便仍会重现!”郑虎臣有些担忧地道。

  “不错,小报生存的基础就是靠趣味性和新颖性吸引读者。他们编造谣言十分容易,且传播迅,而我们要想解释清楚却十分困难,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平息社会上舆论!”赵昺点点头道。

  “确是如此,当年咱们在江南散布鞑子抓民炼制人油,制造金汁炮的事情,就引起大范围的恐慌,直至现在还在一些地区传播,结果让鞑子第一次攻琼的事情泡了汤!”郑虎臣听了笑笑道,陛下就玩儿过这一手,把鞑子整的够呛,并引沿海军民逃到琼州的热潮,平白多了数万人口。

  “所以说这小报的作用不小,只这次假造征北军兵败的消息就会引恐慌,导致人心浮动,市场物价生波动。而若是鞑子有意为之,说明他们的探子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机要部门,这将是十分危险的。”赵昺言道。

  “因而陛下要属下迅查出信息泄露的渠道,严惩朝廷内部的奸细,便是杀一儆百,警告那些不良的报商!”郑虎臣恍然道,他清楚若只是以报探的名义给他们定罪至多只是流放、罚款,而以通敌的罪名抓人就可以处以极刑。两者的区别用脚丫子想也明白哪个震慑力更大。

  “正是此意,只有快抓快判才能遏制不良报商的邪念,让他们不敢再刊登涉及国家和军事机密的内容,更使得朝中那些想借出卖消息财的官员尽快收手!”赵昺点点头道。

  “那陛下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之策,不若严禁小报出现,谁敢出版我们就抓谁,定能将此风刹住,进而达到一劳永逸!”郑虎臣沉思片刻道。

  “呵呵,小报这东西因为其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和趣味性已经深入人心,即使让他们全部停刊,但是私下中仍然会以更隐蔽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