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4章 操心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铁甲中的内层皮甲所减缓,使之保护持有人不产生内伤。表明在实战当众兽皮铁制混合铠甲的防护能力优于全铁质盔甲的优点。

  所以击刺性武器对付蒙古人比打击性武器要有优势,也是宋军重新选用枪矛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说三棱刺没有缺点,其只能用于刺杀起码使其丧失了多用途的可能。而另一个让赵昺选择的原因是将此时的刚才结构强度不够,刺刀做成三棱形有利于提高强度,比做成刀剑形更不易损坏,从成本和杀伤效果上考虑放弃些功能是值得的。

  不过赵昺也知道在这个年代制造三棱刺刀,确实存在现实的困难,要全凭人力一点点打造成型,而近现代制造三棱刺刀一般都是采用挤压法,然后再进行二次加工和热处理。可当下赵昺自知做不出具有足够力量的水压机,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个可行的办法。

  为了得到制造火枪的材料,赵昺明白必须改进当下的炼钢办法,在当下钢铁冶炼只要实现三种技术,即可以满足至少二百年的需求。这三种技术分别是:搅拌炼铁法,直接由生铁炼制熟铁;二次熔炼铸铁,生产铸件;坩埚炼钢,用于制作刀具。

  搅炼法,主要是在反射炉的炉床上搅拌熔融的生铁。搅拌器不停地旋转搅拌熔融的生铁,通过炉中循环空气的脱碳作用,直到它变成可锻的熟铁。在这一过程中,避免了金属与作为燃料的原煤相互接触,并且连鼓风设备也不需要了。

  搅炼法的缺点在于搅炼炉的底部要使用砂石。砂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铁化合,容易形成酸性过强的炉渣,以至于无法吸收用普通含磷铁矿石炼制的生铁中所含的磷。由于需要维修被酸性渣腐蚀的砂层,会使炼铁炉减产,从而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而用铸铁底板来代替砂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熟铁制成后,下一道工序是铁板条的制造,赵昺采用的是用水力锻锤的方式,虽然一天也只能锻造出两千斤铁条,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起的明了。在听了周翔的抱怨后,他也意识到这个总能设法完成自己交待的家伙,是真的遇到困难了。

  倒逼之下,还真让赵昺想出了个法子,那就是利用槽轧辊进行第一次成型,且这个原始轧机对当前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这个东西在十五六世纪就已经在欧洲出现了,不过当时主要用于制币,现在只要将圆柱形轧辊改成槽型轧辊就可以了。如此即可以直接轧制刺刀毛坯,当然换下模具也能轧制枪管棍状毛坯,而这个效率要比水利锻锤高出不知多少倍。

  周翔听陛下想出了办法,便马上缠着陛下画出图纸后,立刻让御作监的工匠做出模型,然后马上回去试制,并向赵昺保证自己即使春节不过,也要将轧钢机做出来,以保证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