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3章 正视敌人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局限性,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说到底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想想古代一个士兵在战斗中除了一身盔甲,便是手中的刀枪,而弓箭手也就是两壶箭矢,因此靠这些简单的武器作战应该算是重体力活儿,结果就是持续战斗能力很差。

  再有古代军队主要是利用严酷的军纪和重赏维持士气,而游牧民族虽以骑兵为主,可是以文盲居多,当然中原政权的军队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文化程度较低,训练状况较差的军队,只能接受简单的命令,使用简单的战术,导致其战术简单粗犷,进攻时惯于以密集队形的骑兵反复冲击。

  另外蒙古军队面对设防严密,火力明显强于自己的宋军没有更好的战术手段,所以形成了需要大量的兵力兵器与狭窄的冲锋道路之间的尖锐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密集的冲锋队形。采取多路密集队形,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突击队及伴随火器进入突破口,以足够多的兵力兵器攻入纵深,撕开突破口。

  尽管开始突破时会带来较多伤亡,但这些损失比慢吞吞全面进攻造成的伤亡要小得多,而且只要成功突破,就很容易趁势展胜利。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人海战术并不与送死划上等号,在自然界中,数量上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的释放是一种求生本能。有一种海龟在某一个时间从海滩上大规模的集体冲入大海,而海鸟只能在这个特定时间捕食一定数量的海龟,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小海龟以最小损失率返回大海。

  如果面对火力强大的对手,蒙古人这样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但在冷兵器时代别说步骑协同等近代基本步兵战术,只要敢于一股脑冲锋、肉搏不退,就已经堪称‘铁军’了。蒙古军队就凭借着这股顽强的精神和悍不畏死的战斗作风横行世界,并给宋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对于突破口附近幸存的守军而言,多个梯队密集队形一波波的进攻,毫无疑问正是他们记忆中的梦魇,在以后的岁月中继续折磨着他们的神经,赵昺也不例外……

  “陛下,这些鞑子都疯了!”张世杰指着战场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

  “对,他们就是疯了!”赵昺努力保持着平静说道。此时率先进攻的数队敌骑冒着弩炮不间断的射击拼命向前,死的伤的从马上掉下来,后面的人又填上去,涌向宋军两军的结合部,欲从这里打开突破口。而弩炮虽然以最快的度射,但在这么短的距离上仍然难以阻挡大队骑兵的冲击,而布置的地雷和障碍被他们用性命撞开,开辟出一条通路。而后续的人不断将柴草和土包扔进壕沟中,甚至不惜将自己填进去。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以致让张世杰这个老将都感到心惊不已。

  “陛下,后军能守住吗?”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