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1章 明日之谋(二)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以为在重整边防的同时,不应固步自封,任由草原上风云变幻而坐壁上观,而是要主动出击,对残元势力通过打击、拉拢、分化,防止其中某股势力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赵昺又言道,“当前我朝大军虽然武力强盛,但仍难改步强骑弱的态势,而要平定草原就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军。我们过去缺乏牧马之地,使得战马匮乏,如今占据了燕云之地拥有了优良的牧场和缴获的以万计的战马,也可以放手扩编骑军了。”

  “所以朕以为我们可以边建边战,与残元势力作为磨刀石打造我朝骑军,同时在塞外建立起据点,即可屏蔽敌军对长城防线的侵扰,也可作为之后进军的基地,又可防止残元势力借丰饶之地获得物资重新崛起!”

  “陛下之意是不能放弃已经伪元的上都,而是仍以此作为屯兵之地!”江璆言道。

  “在塞外修建城池不易,且我们也可利用旧有的城池与草原诸部互市,以此来分化诸部。且在丰饶之地筑城,可以吸引草原上的流民前去屯田,编民入籍,建立郡县。同时还能使驻军就近获得粮水,缓解自中原千里馈粮的困难。”陆秀夫对于此也十分赞赏地道。

  “黄河九转在上游形成许多如河套这样的丰饶之地,可耕可牧,又便于屯田养兵。臣以为可择选黄河左右两岸建立军镇牧马练兵。”江钲言道。

  “王者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陛下不要一味以战止战,还要善待草原部众,给予他们土地、草场,加以教化。他们有了生活之资,明白了仁义廉耻,才不会因为饥寒而南下侵扰中原,却是成为我朝顺民!”邓光荐见皇帝话中不离讨伐,不住的皱眉。他虽明白征服天下皆是武力为先,但治民却要施以仁孝,忍不住煞风景的谏议道。

  “先生之言,朕谨记在心!”赵昺连声答应道。他看众臣对自己的提议基本上首肯,心中暗松了口气,自己虽为皇帝,可也需要属下的配合,否则他们出工不出力,同样难以成事。

  而他想在大战之后仍要参与塞外事务是有原因的,也是吸取了历史上明朝为边事所累的前车之鉴。故事还得从大明与蒙古的“互市”说起。所谓互市,便是明蒙之间在某些地区的自由贸易。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成祖时期朱棣为笼络蒙古兀良哈部而下达的经商贸易。

  不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陆续开展的明蒙互市并不稳定。说白了,大明更多将此作为羁縻蒙古的一种方法,通常会附上一些条件,或者随时说换人就换人。然而,对蒙古而言,游牧经济极其脆弱,本土的手工业和农业更是欠发达,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得靠和中原交换获得,相较来看,互市不亚于一条生存命脉。

  正因此,怎么和明廷开展稳定而正式的互市,成了蒙古各部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