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9章 心有所忧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五十多年的增建,琼花苑成为金代宫中最为优美恢弘的苑囿,是金朝帝后及皇室成员经常游玩的“御花园”。

  金中都被蒙古攻破后,宫殿多被毁坏,使得当时的忽必烈都得在城外离宫之中办公。但是位于宫城外的园囿虽遭波及,却也有部分保存下来。后来大举迁民入新城,那些园林则被蒙元的权贵们圈占,成为自己的私人花园,在他们维护下并未破败不堪。

  大家都知道皇帝喜欢近水之地,便将行宫安排在鱼藻池中小岛之上的鱼藻殿中,此过去为皇家邀宴之所,风景佳丽,自在意中。池中岛屿有桥与陆地相通联,便于防护,也能与外隔绝自成一地。而随扈的众臣就在池北残存的鱼藻宫配属院馆中住宿、办公,如此形成内外分离的格局,又方便往来。

  一番介绍下来,让赵昺觉得有意思的是因为女真人“帐散居于山谷”,他们擅长渔猎,但对于建城郭、修宫殿并不在行。定都燕京后,在皇帝完颜亮的倡导下,开始积极学习汉人的制度,学习建城的方法。

  于是金中都就照着宋都城汴京的模样仿造出来了,御苑的名称同样照搬过来。而‘鱼藻’之名却是出自《诗经》“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这首诗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后所作。诗的前两行很简单,大概意思是:鱼儿在水藻间快乐地游,王在镐京快乐地喝酒。最后一行主题升华,含义很开放,人们对此也有不同解释。而诗是儒家传承的第一经典,周则是儒生心中的“理想国”。

  主张民贵君轻的儒生孟子用它来说明“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的道理。“与民偕乐”之乐和“鱼藻之乐”,是韵律相似的快乐。而这也表明金中都在规划建设时,可能是有意塑造了充满“鱼藻之乐”的空间,其中也可见其汉化程度之深。

  行营驻地已经过清理,对残存的城垣进行了整修和加固,封堵了漏洞,布置了警卫。岛上原由侍卫营警卫,外围由亲卫团防护。但倪亮看后,以为此地距离大都城太近,若是有蒙军强行破围突袭,短时间内就能到达。

  如此一来只有千余兵力防守的行营便显得过于单薄,而一旦被蒙军破围杀入大宋半个朝廷就没了,况且皇帝尚在。倪亮自然不肯冒这个险,又调护军骑兵旅一个团和轻型炮团在旧城中驻防,加强行营的机动力和火力,又从两个步兵师各抽调一个团负责在行营外围布防,这样只要他们能坚持片刻,周边的驻军就能迅速赶到护驾。

  皇帝一路辛苦,回到行营后寒暄片刻后便纷纷告退。赵昺洗漱更衣后,与两位妃子共用了晚膳。稍后便命人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