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2章 机不可失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战斗爆发的第三日各处更为详细的报告传回行营,而事务局的探子也是动用各种关系才查出事件的大概脉络,原来此次战事的爆发是蒙廷蒙汉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蒙元两派在是保卫大都,还是撤往草原一直争执不休,而大汗铁穆耳也是犹豫不决。但当宋军日渐逼近,截断了出京的道路,完成对大都战略包围,最近的距城池已经不足百里,等于将炮口对准了自己的脑门。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拟定了一个打通通往塞外交通线计划,如此即满足了汉法派‘据守城池,里应外合,歼敌城下’的设想,又满足了草原宗王们‘事不可为,退往塞外,东山再起’的策略,自然也贴合了大汗铁穆耳的想法。

  在得到大汗的首肯后,在老臣安童的主持下,枢密院及兵部制定了作战计划,并严格保守秘密,在战役发起前甚至连参战的将领都不知道,甚至瞒过了无孔不入的大宋事务局,也导致其事先没有能得到丁点儿风声,更不要说详细的作战计划了。

  这个计划即从出兵的时机,选择的突破点及兵力调集和一系列的欺骗行为便在事后看,制定的也是相当缜密,称得上精彩,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在战斗全面展开之时,甚至还摸不清蒙元方面的意图。

  首先在时机上,现下宋军势头正盛,在战略和战术上尽占优势,难免有傲娇之气。且随着冬去春来脱下厚重的棉衣,减轻了南方士卒对严寒气候下对作战的影响。而随着海运和运河的开通,作战和生活物资运到了前线,连战连捷之下士气正盛正有轻敌之念,以为蒙元不敢出战。

  其次,突破点选的也很好。檀州是通往古北口和辽东的交通枢纽,而古北口与居庸关东西对峙,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要道,自古称为雄险,有“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夺回檀州就可沟通与塞外的联系。

  而驻守檀州的宋军则是大都四个方向驻军兵力最少的,虽然地形多山不利于骑兵冲突,但也限制了宋军火器的发挥。且防线上主要隘口就有七个之多,绵延几十里,可以说点多线长,兵力布置分散,也就给了蒙元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可能,即便会有伤亡也在承受之内。

  再次,檀州与宋军诸营相比相对孤立,距离最近的是西北榆林大营,但是其中有居庸关相隔,若想增援要就要突破天险也非数日之功。因此能够增援檀州的只有通州大营,但两地也也有一百五十里之遥。

  即使宋军能够准确判明情况再派兵增援,在通州大营同样遭到攻击之下,他们自顾不暇之际也难以抽调兵力。再退一步,在宋军制度之下,主将调动大军必须要得到行营的准许,但一来一往间也需时间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