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9章 陈不如新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限。

  而蒙元骑兵若是能够承受住己方火枪打击后,其弓箭的优势便可以发挥,尤其是在双方队列接近时,敌军可以连续发射箭矢,甚至娴熟的马弓手可以在三十步内可以接连射出数箭,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己方只能被动挨打,造成很大的伤亡。

  此战后,大宋的骑军就很少与敌正面作战,而是作为机动力量和依托步军战阵作战。同时皇帝设计了一个新的战术,在独立与敌作战时分出一部分骑兵下马作战,对敌进行轮番射击;若敌军退却,则以另一部骑兵追击。如此往复,如波浪一般轮番进攻。

  但是这仍然难以解决骑军对战中的劣势,因此在战后皇帝召集骑军诸将商议解决。当时有三个方案,一个是研制适于骑兵使用的火器;另一个是增加盔甲的防御力;再有就是为骑兵添加冷兵器,以增强对战能力。

  在经过进一步讨论后,皇帝以为骑军最大的优点就是机动性强,重新换装厚重的盔甲便会增加战马的负担,失去最宝贵的机动性;增加冷兵器作为副武器当下也不现实,一个合格的骑兵本就需要掌握多种技艺,而掌握娴熟的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不利于快速成军。

  因此只有从火器上想办法。皇帝对燧发枪再度进行改良,缩短了枪身单手可握,称为手枪。制造了一批交由骑军试用,发现虽然便于马上射击,但是威力小、射程短,依然只能单发,若想在近战中使用就需要配置多把手枪。

  皇帝对此结果并不满意,没有继续制造,但手枪便于隐蔽携带,用于自卫,深受一些军官喜欢,成为大家争抢收藏的目标。其后,皇帝又开发出一种多管燧发手铳,可以装弹六发,能够实现连续射击,但是较重不利于单手瞄准击发。生产了一批交由侍卫营使用就停产了,并未列装。

  一切在新型发火药研制成功后迎来了转机,皇帝发明出了机针式连发枪,并开发出骑兵专用的骑枪。骑兵用连发枪枪身和枪管比步军版有所缩短,减少了弹容量,且没有配置刺刀,使得骑枪重量减轻,更适于马上操作。

  虽然进行了简化,但对于骑兵作战并没有什么影响。枪管缩短,使得射距降低,但仍优于蒙元军队装备的骑弓。且在两军对冲时,双方对射的时间很短,弹容量也足够用了,而配备的弹筒也方便重新装填。

  不过在马上射击时仍然需要双手持枪,对控马还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皇帝向大家展示了单手上弹射击的‘绝技’后,让众人明白了,连发枪还可以这么用。于是军中也兴起了一股创新风潮,弄出了许多实用的技巧。

  连发骑枪列装后,可以说解决了过去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冲击方式。,当骑兵以冷兵器为主兵器时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